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7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年份:1996
本文从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人类文化外部影响的相互作用考察了生态世界观的形成。认为生态世界观提供了现代科学认识的新的理解框架和研究方法:将对象与环境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综观现今诸多生态伦理观的基础范畴,其理论前提的基本预设,都存在着思维方式上以本质主义的普遍性取消复杂整体包含的差异性、论证材料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分割、逻辑...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1994
关于生态美的哲学思考佘正荣美的鉴赏和创制每每被人们当成茶余饭后的一种奢侈,似乎她与人的直接生存毫不相干。然而,当春江绿水变成了滚滚浊流,死寂的沙漠吞噬了葱茏的原野,蔚蓝......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社会观察 年份:2005
对于以“天人合一”为基调的中国生态伦理传统在当代的价值应该如何评价,在学术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过度推崇者有之,全盘否定者有之,以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学为标准来...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89
【正】 无庸讳言,现代科学的发展不仅已经难于和反映论(指经典意义上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以下同)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方式共存下去,而且也把它的缺陷全面地衍射出来,...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生态文化教养,是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有利的环境熏陶和浸染,使所有社会成员具备建设生态文明必需的生态文化素质。它包括生态知识教养、生态伦理教养、生态审美教养和生态行为...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1
本文认为 ,儒家生态伦理观的思想根源是将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 ,由此而产生从心性论和宇宙论的不同角度去建立天人合一的学说 ,并形成了仁民爱物的环境道德阶梯论。儒家的...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1996
自然的自身价值及其对人类价值的承载佘正荣是否承认自然具有自身的价值,是决定人类对自然采取何种态度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在系统哲学、自组织理论、全球生态学等复杂性科学......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1993
【正】生态伦理学自诞生以来,几乎一直处于自然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的冲突之中。由于自身的发展逻辑和外部条件的影响,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已经显露出一种试图超越二者的片一面性...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11
特殊的地理环境与语言形式规定了中国整体直觉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严密分析的理性思维方式的基本差异。中国在长期的农业文明时代形成生态伦理传统中的过程性思维、事实与价值一...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2008
环境正义是生态伦理学中较晚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和研究视角,它主要关注人类社会内部如何实现环境权益和环境责任的社会公正问题。但环境正义没有对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生存...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份:2008
后人类主义的技术价值观企求通过利用生命技术、人工超智能等高技术来实现人性的改良,使人本身在健康、智能、寿命、幸福等方面实现没有限度的自由发展。由此产生了人的存在...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年份:2001
本文对中西方生态思想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 ,揭示了中国生态思想传统的独特价值和不足之处。作者认为 ,中国生态思想传统要在现代条件下促进人与自然关系重归...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7
内在价值论不能证明人类对自然负有道德义务,而只能说明非人类生命是具有生物程序性的内在目的的生物主体。生物主体的目的性因缺乏主观性和社会评价系统,不能成为生态伦理中...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3
本文阐明了价值论在环境伦理学理论基础中的根本地位,探讨了价值范畴的本质,并进行了新的定义,提出了价值共同体的复合性概念以推导出人类对自然存在物的环境义务的观点,并从...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1
西方学者认为,主张“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是当代深层生态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事实上在中国道家的学统中本身就存在着一种“自然之道”的深层生态学。这种东方古老的深层生......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年份:2002
价值论是环境伦理学的重要理论前提,而环境伦理学中现有的价值论还不足以论证人类对自然界的道德关怀。本文提出了价值概念的新定义并论述了价值概念的基本规定和实质。作者以......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是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德性论传统。它从人的主体地位出发而关怀天地万物;它主张成己成物、利人利物的根本价值追求与生态保护具有一致性;它倡导的生活方...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岭南学刊 年份:2015
在生态伦理学的发展中,持德性论视野的学者提出了以人类主体的生态美德研究来替代抽象形式的生态道德规范研究的观点。这种观点虽然对几十年来占主流地位的规范论生态伦理观的......
[期刊论文] 作者:佘正荣, 来源:岭南学刊 年份:1997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