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3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何南祥,, 来源:浙江医学院学报 年份:1958
Coxsachie病毒首由Dalldorf及Sickles二氏于1947年自二个脊髓灰白质炎麻痹型病孩的大便中分离而得。由于上述二个病孩系居于美国纽约附近的Coxsachie镇, Dalldorf氏建议从此...
[期刊论文] 作者:何南祥, 来源:浙医学报 年份:1959
Coxsachie病毒的特点之一是可以使出生后数天内的小白鼠(乳鼠)发病以至死亡,但对成年小白鼠一般均无致病性。Pappenheimer氏首先发现成年小白鼠于感染Coxsachie B-1型病毒后...
[期刊论文] 作者:何南祥,, 来源:浙江医学院学报 年份:1958
研究Coxsachie病毒在感染乳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及其引起的病理变化可以了解这种病毒对乳鼠的发病机制;此外,它对乳鼠的病理变化还有助于诊断它对人所引起的疾病。Melnick及God...
[期刊论文] 作者:何南祥, 来源:浙江医学 年份:1983
1964年Blumberg 首先发现澳大利亚抗原,并明确其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以来,不仅推动乙型肝炎各个领域的深入研究与认识,而且加速甲型肝炎病毒的发现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
[期刊论文] 作者:何南祥, 来源:浙江医学 年份:1986
上海国际肝癌与肝炎会议于1986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到会代表500余人,其中国外学者134人,Popper、Okuda 和Deinherat 等著名肝病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交流和讨论了当前受到...
[期刊论文] 作者:何南祥,, 来源:浙江医学 年份:1989
乙型肝炎与甲型肝炎在临床转归中的主要不同点是前者易致慢性化而成为HBsAg携带者.根据人群中HBsAg的携带率全世界可划分为高(HBsAg阳性8~20%)、中(2~7%)、低(0.1~0.5%)三个流...
[期刊论文] 作者:何南祥,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53
阿米巴肝脓疡常并发于肠阿米巴病以后。Councilman及Laflem两氏分析1,429例阿米巴疾患,发现并发肝脓疡者达21%。Woodward氏在3,690例因痢疾而死亡之尸体剖检中,发现患肝脓疡者有779例(21%)。浙医第一医院(原名浙大医院)住院病人共有7,904人,其中诊断为阿米巴肝脓疡者计十......
[期刊论文] 作者:陈智,何南祥,, 来源: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0
应用免疫金银染色法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同步检测9例HBsAg和HBeAg均阳性母亲流产胎儿的肝、胸腺、脾、胰中的HBsAg、HBcAg和HBV-DNA.结果,在肝(5例)、胸腺(1例)、脾(3例)、胰(...
[期刊论文] 作者:张炜,何南祥,, 来源: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年份:1989
男性同性恋者的肠道感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外称为“花柳病肠道综合征”。本文对男性同性恋者肠道感染(不包括病毒性肝炎)的病原菌、流行病学,及其肛门感染和直肠炎、直...
[期刊论文] 作者:张炜,何南祥,, 来源: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年份:1989
目前,将病毒性肝炎列入性传播疾病的考虑已渐趋肯定。与性传播疾病有关的病毒性肝炎的致病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δ因子、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等。本文就甲型肝...
[期刊论文] 作者:陈智,何南祥, 来源:实用肿瘤杂志 年份:1992
应用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和免疫金银染色法分别检测42名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HBV-DNA 和 HB 抗原。结果:28例(66.7%)癌旁组织中 HBV-DNA 阳性,其中17例癌组织...
[期刊论文] 作者:周爱华,何南祥, 来源:浙医学报 年份:1959
副伤寒甲一般类似伤寒疾患,发病急驟凶險罕見?而并发心房纖維性顫动的病例,在国內文献中尚未見有报告。我院最近收治副伤寒甲并发心房纖維性顫动一例,特报告于后: 病例告报...
[期刊论文] 作者:何南祥,周朗生,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56
血吸虫病的许多早期临床症状如发热、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浮肿及嗜酸性白血球增高等均是机体对血吸虫幼虫或成虫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因此病发生皮下紫癜并伴有肠胃道症状,即所谓亭诺(Henoch)氏紫癜症者文献中尚未见有报告,本院内科曾见一例,经锑剂治疗后而痊愈。......
[期刊论文] 作者:何南祥, 刘勇, 陈智,, 来源:浙江预防医学 年份:1995
病毒性肝炎目前公认的有甲、乙、丙、丁和戊五种类型.临床上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以及其临床意义的分析,取决于实验室检测的结果,主要包括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的检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可宁,何南祥,, 来源: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1
已知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可有HBVDNA存在,但对HBV基因在PBMC内是否表达及如何表达,至今所知尚少.本文用完整PBMC涂片,PAP染色等方法研究了血清中HBV标志阳...
[期刊论文] 作者:王可宁,何南祥,, 来源: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年份:1989
有关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近些年的研究进一步涉及到HBV基因组表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本文就HBV基因在人体不同组织细胞中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系中的表达及调...
[期刊论文] 作者:孙永良,何南祥, 来源: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年份:1992
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多肽调节因子,既参与机体的抗感染防御,又是感染性疾病发病的重要介质.本文着重介绍肿瘤坏死因子的抗感染作用,在感染性疾病发病...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关仁,何南祥, 来源:疾病控制杂志 年份:2000
目的 通过对浙江省流行性喘憋性肺炎进行长期监测,部析其在我国首次流行的特征、病原、临床表现及控制。方法 用流行病学观察法进行监测。实验用人胚肾细胞培养方法分离病毒......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明海,何南祥, 来源:免疫学杂志 年份:1989
本文以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用CD系列单克隆抗体检测了患者外周T细胞亚群分型,观察ConA诱导的白细胞介素-2分泌功能,以及非特异性T细胞抑制功能(Ts)对B细胞抗体分...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明海,何南祥,, 来源: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年份:1987
干扰素与细胞膜上特定的干扰素受体相互作用是诱导细胞建立抗病毒状态的经典途径。Blalock等最近报道,干扰素的抗病毒与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能通过同种属或异种属细胞之间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