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任先成,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09
基于轨迹驱动、采用分散式反馈控制律的校正控制是防御大停电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仅是弥补预防控制和紧急控制欠控的有效手段,也是对付小概率特别严重事故的关键措施,配置优化......
[学位论文] 作者:任先成, 来源: 年份:2004
电力系统互联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能量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状态估计是能量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状态估计算法的研究直接关系到状态估计计算的速度、精度等,面对大规模的电力系统,传统的状态估计算法已经不可能有所突破,因此必须开发新的状态......
[会议论文] 作者:任先成,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三届一次会议暨2011年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1
  针对新疆点对网输电方式下昭阳地区孤网故障后的高频问题,在详细分析对比现有高频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后,根据实际电网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案及策略,保证了孤网内重要负......
[期刊论文] 作者:任先成, 韩富春,, 来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年份:2003
随着电力系统的互联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需要速度更快 ,数值稳定性更高的算法。在本文中 ,采用了基于快速解耦的分布式并行过程 ,并与整体并行过程进行比较 ,且以PVM为软件平...
[期刊论文] 作者:韩富春,任先成, 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03
基于传统的状态估计算法,结合等式约束优化问题,提出了在计算速度、数值精度上显著提高的分布式并行算法,且以PVM为软件平台对验证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
[期刊论文] 作者:任先成,韩富春, 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03
在快速解耦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保留非线性的状态估计新算法,该算法在保留量测方程非线性的同时又利用了改进的Givens正交变换法,从而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计算速度.实例...
[期刊论文] 作者:韩富春,任先成, 来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年份:2003
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的快速解耦状态估计新算法,该算法既保留了量测方程的非线性,同时又利用了改进的Givens正交变换法,通过18节点实例计算表明该算法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计...
[会议论文] 作者:韩富春,任先成, 来源:华北五省(市、区)、山东省电机工程(电力)学会第13届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解耦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并行过程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数学模型,程序结构采用SPMD模式,以PVM为平台,实现了基于PC机网络环境的并行计算,通过IEEE-14和IEEE-30节点系统验证,取得了满意的计算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任先成,韩富春,等, 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02
采用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快速分解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算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经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会议论文] 作者:任先成,常海军,李威, 来源:2012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年份:2012
电网互联可能使得原有区域电网内故障后的安全稳定特性发生新的变化,原有针对区域电网的安控措施可能不再适应,需对控制策略的适应性进行重新评估,控制方案及策略也需重新制定。本文以规划电网互联为例,研究了电网互联后安控措施的适应性,并针对新的潜在相继失......
[期刊论文] 作者:侯玉强,任先成,李威, 来源:电网与清洁能源 年份:2013
集中供电型弱互联区域电网的运行特点和动态特性与大规模互联电网存在显著差异。探讨了集中供电区域电网的特点,就继电保护、紧急控制、校正控制及“三道防线”的协调优化提出......
[会议论文] 作者:韩富春,张丽,任先成, 来源:京津冀晋蒙鲁电机工程(电力)学会第十四届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4
本文提出了基于区域分解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并行算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并行虚拟机(PVM)为软件平台实现了基于PC机网络环境的并行计算.通过IEEE-14验证系统的模拟计算表明该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期刊论文] 作者:任先成, 薛禹胜, 韦化,, 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 年份:2004
低频切负荷和低压切负荷的协调优化是离散变量(地点和轮次)和连续变量(各轮的控制量)的混合优化问题。它具有高维时变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组的稳定性约束,包括功角有界稳定性...
[期刊论文] 作者:任先成,薛禹胜,丁明,, 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 年份:2009
在有关文献研究功角稳定控制负效应的基础上,分别发现切负荷对暂态频率及电压安全的控制负效应现象。利用扩展等面积准则及暂态频率和电压安全量化理论揭示其机理,探索电力系...
[期刊论文] 作者:薛禹胜, 任先成, 韦化,, 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 年份:2009
从低频/低压切负荷优化问题的要素和研究内容出发,评述该时变非线性的时—空—物综合的风险优化问题的特点、求解技术、现状,并展望其发展方向。涉及的要素包括目标函数、约...
[期刊论文] 作者:樊丽丽,任先成,童国力, 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03
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算法,通过增加势态项及采用步长自适应等方法对传统的BP算法进行了改进.实例计算表明该算法可行....
[期刊论文] 作者:任先成,薛禹胜,Q.H.WU,韦化, 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 年份:2004
低频切负荷和低压切负荷的协调优化是离散变量(地点和轮次)和连续变量(各轮的控制量)的混合优化问题.它具有高维时变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组的稳定性约束,包括功角有界稳定性和...
[期刊论文] 作者:任先成,薛禹胜,Q.H.WU,丁明,, 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 年份:2009
在有关文献研究功角稳定控制负效应的基础上,分别发现切负荷对暂态频率及电压安全的控制负效应现象.利用扩展等面积准则及暂态频率和电压安全量化理论揭示其机理,探索电力系...
[期刊论文] 作者:薛禹胜,任先成,Q.H.WU,韦化,, 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 年份:2009
从低频/低压切负荷优化问题的要素和研究内容出发,评述该时变非线性的时-空-物综合的风险优化问题的特点、求解技术、现状,并展望其发展方向.涉及的要素包括目标函数、约束、...
[期刊论文] 作者:童国力,韩富春,樊丽丽,任先成, 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03
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分量法的负荷补偿方法,建立了混合型TCR/TSC负荷补偿装置数学模型.该补偿装置可根据三相负荷要求,无延时、可控、精确提供三相无功功率补偿.通过仿真分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