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307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13
80年代是北岛个人际遇最为跌宕起伏的一个阶段。置身于启蒙与变革交相辉映的文化高潮,随《今天》牵去的一盏星光站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喧哗与躁动、损毁和赞誉在散播...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15
随笔是北岛散文中最为庞杂的一类,可细分为"天涯记人"、"闲情记趣"、"浪游记历"、"旅途记囧",其美学内涵与当前被推向功利极致的个人主义、自我解放及成功理想截然相反,是"流...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3
上世纪以"朦胧诗"的命名异军突起,并成为"新诗潮"标志的新秀之作发源于"文革"时期的"地下诗坛",经民刊《今天》涌流而出,继80年代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崛起"之争后被广为接受。...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扬子江评论 年份:2016
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到20世纪汉语文学史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文学史叙述自身深入展开的一种可能。~a特别是当生活和写作都已超越地理意义上的国族疆域,移民日益成为作品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今天》不仅是1949年后中国大陆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同人刊物",更确立了一种"活在当下"的存在主义的时间向度。讨论《今天》不能仅限于对其诗歌成就的肯定,应以北岛、万之、...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4
梁秉钧将"香港意识"熔炼为一种诗学,或可称为"发现的诗学"。其"发现的过程"藉由观看、倾听和品尝等不同层面展开,打开视觉、听觉及味觉的感官入口,建立个体与世界的关联。其...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声名的北岛,长期以来是以硬汉形象示人的。所谓文如其名,"北岛"抑或"石默"的礁岩般的坚硬质感,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艾珊"a的似水柔情。但北岛并非...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2012
从创作的30年到出版的30年,再到李安电影手法的传播和诠释,《色·戒》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不断得以丰富和充实。无论是政治高压下的攻讦、文化夹缝中的冷...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2
现代诗歌的成熟与演进离不开翻译文学的资源共享。例如陈敬容成功地构建了波德莱尔诗歌的革命性与中国的革命性微妙相通的中间地带,创造出了一种既能从艺术上接近《恶之花》...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15
在当代中国诗人中,张枣可谓是用来验证新诗回归语言的最好的案例。用德国汉学家、诗人及译者顾彬的话来说,张枣"是中文里唯一一位多语种的名诗人。他不仅可以用多种语文...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5
汉语新诗的现代更新进程屡被评论界指摘为数典忘祖,蹈袭西方。宇文所安对汉语新诗的批评引发一场关于新诗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争论。参照这场跨国论辩双方的主要观点和事实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20
长期以来,张枣的诗名掩盖了他的学者身份,以至于人们几乎忘记了隐藏在"新的帝国汉语"(1)发明者背后的建构理论和重写文学史的野心。但创作与批评在张枣作品中从来都是不拘形...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9
1989年秋,民主德国的土地上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千千万万的东德民众涌上街头。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一党专政40年之...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04
《齐物论》是《庄子》全书中义理最为丰富的一篇,它以一种"齐物"的价值观、宇宙观来烛照万物,以齐"物论",于百家争鸣的是非争端中跳脱出来,"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12
丁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但她还有一个身份容易受到忽视,那便是建国之后曾身居高位,参与了文艺体制的构建。丁玲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她用激情写作也同样投身革命,文学和政治的两套意识形态的分裂性和复杂性令她深受其苦,但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之后,已经“......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9
7月25日,德国卫生部施密特部长到距离部长办公室2000余公里处的西班牙海滨城市丹尼亚(Denia)度假。部长本人是飞往度假地的,但她的司机却是千里迢迢地开着她的公车去的。不凑巧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12
《齐物论》是《庄子》全书中义理最为丰富的一篇,它以一种“齐物”的价值观、宇宙观来烛照万物,以齐“物论”,于百家争鸣的是非争端中跳脱出来,“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16
"世界文学"源自歌德近二百年前的文学设想,存在着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结构性矛盾,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反乌托邦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这一概念不断为后世学者...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潍坊学院学报 年份:2016
作为第一位摘取诺贝尔文学桂冠的中国籍本土作家,莫言及其创作在2012年之后被赋予了很多作品以外的符号意义,仿佛一块通往世界文学之林的界碑,自此,就文学地标而言,高密东北乡与福......
[期刊论文] 作者:亚思明,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7
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王鼎钧以其丰富的散文创作推动着中国白话文学传统的革新,“当五四散文传统从大陆飘零流散之时,王鼎钧在台湾却独辟蹊径,使五四散文传统得到有力的拓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