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立竟, 来源: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年份:2006
应用正交实验设计理论,在粉煤灰中添加助熔剂(Na2CO3)。在800~900℃的高温下熔融,然后与NaOH溶液混合进行火法改性。多种实验方式对比得知,火法改性粉煤灰是废水中重金属最好的吸附......
[期刊论文] 作者:冯有利,于立竟,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0
加强野外实践教学是地质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和发展趋势。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建立地质学专业岩石学课程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具有地质现象典型、岩石类型齐全、旅游资源丰富、...
[期刊论文] 作者:冯有利,于立竟,, 来源:硅酸盐通报 年份:2007
在新疆苏吉枭花岗岩所含团块状石墨中发现许多纳米级锥状矿物,经高分辨电镜能谱分析其化学成份为碳,电子衍射和高分辨分辨像分析表明其为纳米石墨锥。锥的顶角一般在15.5°~3......
[期刊论文] 作者:冯有利,于立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纳米碳管因其特有的性质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材料。本文报道了产于新疆苏吉泉石墨矿床中的天然纳米碳管,并对其进行了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该发现表明迄今为止所有碳的同素......
[期刊论文] 作者:冯有利,于立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纳米碳管因其特有的性质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材料。本文报道了产于新疆苏吉泉石墨矿床中的天然纳米碳管,并对其进行了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该发现表明迄今为止所有碳的同...
[会议论文] 作者:冯有利,于立竟, 来源:第一届全国纳米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年份:2015
随着印染工业的发展,其不断排放的废水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印染废水具有颜色深、COD值较高、组成复杂多变、分布范围广等特点.蒙脱石晶胞的层状结构间存在Ca2+、Mg2+、Na+、K+等阳离子,阳离子与蒙脱石晶胞间仅存在静电作用,很不牢固,易被其它阳离子交换.作者以......
[期刊论文] 作者:冯有利,于立竟,FENGYou-li,YULi-jing, 来源: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论文] 作者:冯有利,于立竟,晁钰鸿,, 来源:矿物学报 年份:2013
赤泥是氧化铝厂利用铝土矿制取氧化铝的过程中排放的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其组成和性质因铝土矿品位、生产工艺的不同而不同。本研究利用氧化铝厂的赤泥、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
[期刊论文] 作者:冯有利,于立竟,李丽,秦朝建,,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纳米碳管因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它是当今材料学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探讨自然界中纳米碳管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对新疆苏吉泉石墨化花岗岩所含团块状...
[期刊论文] 作者:冯有利,于立竟,李建林,钱洪伟, 来源:2010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 年份:2010
[会议论文] 作者:冯有利,胡瑞忠,白万备,于立竟, 来源: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 年份:2006
在新疆苏吉泉花岗岩所含的团块状石墨中发现许多纳米级的锥状矿物,经高分辨电镜附带的能谱分析其化学成分为碳,电子衍射和高分辨像分析表明其为纳米石墨锥.在高分辨电镜观察基础上,讨论了纳米石墨锥的形成机制.根据花岗岩三元长石温度计计算,花岗岩中钾长石、钠......
[会议论文] 作者:冯有利[1]胡瑞忠[2]白万备[3]于立竟[3], 来源: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 年份:2006
在新疆苏吉泉花岗岩所含的团块状石墨中发现许多纳米级的锥状矿物,经高分辨电镜附带的能谱分析其化学成分为碳,电子衍射和高分辨像分析表明其为纳米石墨锥.在高分辨电镜观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