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39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单凯,于君宝,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13
以郑光美2011年第二版《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所录鸟种为参照,根据连续多年的定点观察、鸟类专项调查及当地鸟类野外拍摄照片确认鸟类种类。研究结果证实在黄河三角洲发现......
[期刊论文] 作者:王金达,于君宝,张学林,
来源:地理科学 年份:2000
研究了我国黄土高原景观土壤中硒等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 :硒、铅、钙等元素在不同类型土壤剖面中表现出相似的分异特征 ,硒主要富积于土壤表层 ,并与土壤有机质含量...
[期刊论文] 作者:董洪芳, 于君宝, 管博,,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13
应用物理分组方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典型碱蓬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组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土壤颗粒有机...
[期刊论文] 作者:于君宝, 刘景双, 王金达,,
来源:湿地科学 年份:2004
采用冬季采样,现场分层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三江平原沼泽中河床-河漫滩型泥炭地和谷底洼地型泥炭沉积中总氮、总磷和有机质等营养物质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沉积层中,总...
[期刊论文] 作者:孙志高,刘景双,于君宝,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9
2004年5——10月,对三江平原典型小叶章革甸和小叶章-苔草沼泽化草甸群落优势植物小叶章的氮素累积与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典型草甸和沼泽化草甸小叶章地上器官及枯落物......
[期刊论文] 作者:孙志高, 刘景双, 于君宝,,
来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年份:2010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小叶章湿地土壤(草甸沼泽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淹水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土层的反硝化率、反硝化能力及反硝化速率。结果表明,不同土层的反硝化率均随培...
[期刊论文] 作者:孙志高,刘景双,于君宝,,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9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小叶章湿地不同水分带上的两种土壤类型(草甸沼泽土和腐殖质沼泽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二者碱解氮(K-N)和全氮(TN)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二者不...
[期刊论文] 作者:于君宝,刘景双,王金达,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03
长春市是全国严重的缺水城市之一,城市用水供需矛盾较大.水体污染、水质恶化、水资源 浪费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及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在分析水资源现状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长春市 21...
[期刊论文] 作者:于君宝,王金达,刘景双,
来源:生态环境 年份:2003
采用冬季采样,现场分层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三江平原河床-河漫滩型泥炭地和谷底洼地型泥炭地微量营养元素和有益元素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微量营养元素Cu、Zn、Fe、Mn、B...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景双,于君宝,王金达,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03
采用冬季采样 ,现场分层的方法 ,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中河床 河漫滩型泥炭地和谷底洼地型泥炭沉积中TN、NH+4 N和NO- 3 N的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在不同沉积层中 ,NH+4 N、NO- 3 N明显富集于Ase层 ,TN在Hi1层含量最......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景双,孙雪利,于君宝,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0
以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主要优势植物小叶樟 (Deyeuxiaangustifolia)和毛果苔草 (Carexlasiocarpa)枯落物为例 ,探讨了N素在枯落物中的季节变化、含量特征以及对维持生态系统物质平衡的作用 .结果表明 ,枯落物N含量随气温升高和地上生物量增大而减少 ;枯落物失重率......
[期刊论文] 作者:于君宝,王金达,刘景双,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4
采用冬季采样、现场分层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三江平原河床.河漫滩型泥炭地和谷底洼地型泥炭地中常量营养元素N、P、Mg、Ca、Fe和微量营养元素Cu、Zn、Mn、B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管博, 栗云召, 于君宝, 陆兆华,,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04
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优势种盐地碱蓬在不同胁迫环境条件下的萌发策略,分别在不同温度、盐度、碱度以及海水原溶液条件下,进行了室内萌发实验,并且测量了其幼苗体内的Na+和K+含...
[期刊论文] 作者:于君宝,王金达,刘景双,张学林,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2
...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新华,刘景双,于君宝,王金达,,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06
硫在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不仅直接影响其在水、大气、生物、岩石圈的交换和循环,而且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综述了土壤中发生的硫的氧化还原过程及硫的氧化还原过程产生的环境生...
[期刊论文] 作者:于君宝,刘景双,王金达,张学林,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01
在抚顺矿区矸石回填复垦还田生态重建试验区,利用网格布点取样法采集不同覆土类 型、不同土壤深度、不同覆土时间的土壤样品,对矿山复垦土壤的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 时空变...
[期刊论文] 作者:王金达,刘景双,于君宝,张学林,
来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年份:2002
简要分析了东北中、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成因,探讨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对策.参8....
[期刊论文] 作者:王金达,于君宝,刘景双,张学林,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2001
生物圈是地球发展与演化的必然产物,人和动植物在相当长的进化过程中与自然环境形成了协调统一的关系,生物与自然环境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在物质组成上有机体和其生存的环境是......
[期刊论文] 作者:王金达, 王起超, 刘景双, 于君宝,,
来源:农业环境与发展 年份:2001
为遏止东北西部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之趋势,通过区域资源现状分析,提出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继松,于君宝,刘景双,王金达,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04
以三江平原腹地挠力河、别拉洪河、浓江河流域自然沼泽湿地和开垦后的农田(旱田和水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自然沼泽湿地开垦前后土壤中13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自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