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93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于凌春,,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200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统招统分的体制已经打破,大、中专毕业生被推向了人才市场。有能力者择业、创业,无能力者失业。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
[期刊论文] 作者:于凌春,,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1996
黄瓜黑星病是80年代在我国东北三省开始发生的,是保护地黄瓜上的一种新病害,随着调种,迅速传入无病区,而且随着保护地黄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其分布和危害日趋扩大和严重。...
[期刊论文] 作者:于凌春,,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1996
番茄病毒病是危害番茄,尤其是秋番茄的重要病害,苗期常常由于此病的发生而造成毁种,成株期也常因此病而降低产量和品质,甚至绝收。该病一旦发生极难防治。以下是几种防治番茄...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秋香,于凌春,,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0
[目的]研究磁场处理小白菜种子对其种子活力及叶片中PPO、SOD酶活性的影响,为磁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和探究磁场处理在小白菜生产中的应用及生物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于凌春,张乃琴,,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10
用磁感应强度为0.5、1.0、1.5和2.0T的磁场分别处理黄瓜萌动种子5和10min,结果表明,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都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且黄瓜霜霉...
[期刊论文] 作者:于凌春,李东臣, 来源:农业与技术 年份:1997
美洲斑潜蝇对蔬菜及其他作物危害极大,通过在丰收1号芸豆上试验,爱福丁对此虫防效明显。...
[期刊论文] 作者:于凌春,张乃琴,, 来源:农业与技术 年份:2007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茄子黄萎病在田间症状、病原菌“种”和致病类型分化、病菌致机理、抗病性机制、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并提出对茄子黄萎病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
[期刊论文] 作者:张乃芹,于凌春,, 来源:农业与技术 年份:2007
山东棉花病害主要有19种,根据其发病部位和为害特点,一般分为四大类:苗期病害、枯黄萎病、铃部病害及叶部病害。在抗虫棉田,苗期病害、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尤为突出,选用种衣剂...
[期刊论文] 作者:于凌春,张乃琴,, 来源:农业与技术 年份:2006
对德州市郊区及夏津、武城、宁津、陵县、乐陵、临邑、齐河等7个市县区的辣椒枯死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病原鉴定,明确了德州市辣椒枯死由4种病害引起,即辣椒疫病、辣椒根腐病、......
[期刊论文] 作者:张乃芹,于凌春,, 来源:北方果树 年份:2007
2006—2007年作者对德州市果园介壳虫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果树的介类主要有朝鲜球坚蚧、日本球坚蚧、日本龟蜡蚧和康氏粉蚧。通过调查明确了其发生规律,并对防治措...
[期刊论文] 作者:于凌春,张乃琴,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06
研究结果表明:苯并噻二唑能有效诱导黄瓜产生系统获得抗性(SAR),对黄瓜蔓枯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抗病黄瓜植株叶片内存在较高水平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在确定黄瓜SA......
[期刊论文] 作者:耿建芬,于凌春, 来源:中国果菜 年份:2005
经过3年的调查研究,明确了德州市保护地内黄瓜圆叶枯病的发生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灭病源、培育壮苗,增施有机肥,适时叶面追肥,适时灌水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
[期刊论文] 作者:于凌春,耿建芬,, 来源:蔬菜 年份:2006
《植物医院》栏目旨在架起农民和科技工作者的信息桥梁,以倡导全新的病虫害防治理念为己任,为您的丰收加个保险。如果您是科技第一线的工作者,您的实用新技术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在......
[期刊论文] 作者:张乃芹,于凌春,,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9
通过设置黄板方向、大小、高度和密度不同处理,明确黄板对温室番茄烟粉虱成虫诱集量的影响及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黄板方向对诱集量没有显著影响,但以平行于作物行垂直放置效果最......
[期刊论文] 作者:于凌春,张乃琴,,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10
用磁感应强度为0.4、0.8、1.2、1.6和2.0T的磁场分别处理小白菜萌动种子5、10、15和20min,结果表明,适当的场强和时间处理组合对小白菜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
[期刊论文] 作者:张乃芹,于凌春,,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8
对绿盲蝽在德州市棉花及果树上的发生、为害和综合防治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德州市一年发生5代,第1~2代为害果树,第2代成虫转主于棉花,在棉花上繁殖第3~4代,第5代成......
[期刊论文] 作者:于凌春,张乃琴,郑芳,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01
引起葫芦科蔬菜幼苗真菌性死苗的病原菌主要有瓜果腐霉菌、立枯丝核菌、葫芦科刺盘孢菌,低温、高湿或中湿、播种过深、光照不足、土壤偏碱有利于病害发生....
[期刊论文] 作者:张乃芹,于凌春,李红梅,,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7
对绿盲蝽在果树上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德州市该虫1年发生5代,主要以卵在枣树多年生枣股芽鳞内和地面双子叶杂草上越冬。1~2代危害果树,2代...
[期刊论文] 作者:张乃芹,于凌春,李红梅,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7
对绿盲蝽在果树上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德州市该虫1年发生5代,主要以卵在枣树多年生枣股芽鳞内和地面双子叶杂草上越冬。1~2代危害果树,2代......
[期刊论文] 作者:张乃芹,于凌春,李东臣,, 来源:农业与技术 年份:2006
通过时德州市1997-2005年抗虫棉棉铃虫发生情况的系统调查和数据分析,表明抗虫棉对各代棉铃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但防治压力仍然较大.其他寄主田已成为棉田棉铃虫的主要虫源基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