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4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乔祖莎,, 来源:山西医科大学 年份:2012
背景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不断上升,以念珠菌感染为主,其中白念珠菌为主。但由于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非白念珠菌尤其是对氟康唑天然耐药的克柔念珠菌感染出现上升趋势,但......
[期刊论文] 作者:乔祖莎,晋红中,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20
1 临床资料rn例1女,51岁,皮肤褐色斑片、丘疹伴痒20年余,泛发全身1年.患者20余年前背部出现褐色斑疹伴痒,外院考虑“鱼鳞病”,外用止痒药物(具体不详)无效,皮损渐增多.至2016...
[期刊论文] 作者:乔祖莎, 冯文莉,, 来源:中国真菌学杂志 年份:2012
近年来,克柔念珠菌感染明显增加,对抗真菌药物尤其是唑类药物的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深入研究其耐药机制已引起高度关注。克柔念珠菌耐药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唑类药物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乔祖莎, 刘洁, 晋红中,,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2019
患者男,48岁。主诉:躯干及手指缝丘疹,阴部结节,伴瘙痒半年。现病史:患者半年前腰部、腹部及双手指缝散发红色丘疹,伴有剧烈瘙痒,尤以夜间为甚,外院按"皮炎湿疹类疾病"治...
[期刊论文] 作者:乔祖莎, 刘洁, 晋红中,,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19
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头皮、外阴瘙痒3周。患者3周前外出洗浴后自觉外阴阴毛处瘙痒,夜间剧烈,自行清洗患处、勤换内裤瘙痒未减轻,之后头部出现同样症状,并发现头皮及外阴...
[期刊论文] 作者:张聪良,乔祖莎,张谨宇,马彦,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20
患者女,37岁,左侧躯干及上下肢弥漫性红色斑片30余年,无不适.皮肤科情况:左侧躯干及上下肢可见泛发不规则红色斑片,右腰背部可见小面积受累,边界清楚,压之退色,其间可见不规...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一如,冯文莉,杨静,奚志琴,乔祖莎, 来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年份:2014
目的 探讨白念珠菌ERG11基因突变、高表达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在氟康唑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CR法扩增实验菌株的ERG11基因,并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查突变位点;抽提实验菌株总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RT-PCR)法检测ERG11基因的表达......
[期刊论文] 作者:陈晋宇,冯文莉,杨静,奚志琴,乔祖莎, 来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年份:2014
目的 明确白念珠菌ERG3基因突变及高表达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微量稀释法测得36株临床分离白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提取基因组DNA,PCR基因扩增,将扩增后的产物纯化测序,并与genbank中已知的标准序列(AF069572)进行BLAST比对分析;采用实时定......
[会议论文] 作者:冯文莉,陈晋宇,杨静,奚志琴,乔祖莎,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国际特应性皮炎、皮肤病遗传、银屑病国际论坛 年份:2014
目的 明确白念珠菌ERG3基因突变及高表达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微量稀释法测得36株临床分离白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提取基因组DNA,PCR基因扩增,将扩增后的产物纯化测序,并与genbank中已知的标准序列(AF069572)进行BLAST比对分析;采用实时定......
[期刊论文] 作者:冀英,马彦,岑雯,乔祖莎,高燕,冯文莉, 来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年份:2020
目的 比较皮肤镜及荧光染色镜检在甲真菌病诊断的应用,并探讨各临床亚型与皮肤镜模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14例疑似甲真菌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皮肤镜与荧光染色镜检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聪良, 杨静, 乔祖莎, 张谨宇, 冯文莉, 马彦,, 来源:中国真菌学杂志 年份:2019
氧化固醇结合蛋白OSBP(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质内,与氧化固醇具有高度亲和力的受体蛋白。与OSBP结构具有较高同源性的蛋白被称为OSBP相关蛋白-ORPs (o...
[期刊论文] 作者:乔祖莎,冯文莉,杨静,奚志琴,马彦,张谨宇,,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年份:2016
目的初步探讨白色假丝酵母菌ERG11基因突变、高表达对唑类药物交叉耐药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集43株白色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进行...
[会议论文] 作者:冯文莉,杨静,王一如,陈晋宇,奚志琴,乔祖莎,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21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冯文莉,杨静,潘彦卫,奚志琴,乔祖莎,马彦,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21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年份:2015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白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活性与菌株毒力、致病性以及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1)将白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株和敏感株各20 株分别接种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培养基上,计算Pz值,比较两组菌株Sap 的活性;(2)实时定......
[期刊论文] 作者:杨静,冯文莉,杨璐,祝欣,奚志琴,乔祖莎,岑雯, 来源: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年份:2017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锌簇转录因子Cap1、Mrr1基因突变/高表达及外排泵基因MDR1的mRNA表达水平在唑类抗真菌药物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伏立康唑(VRC)交叉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疑似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真......
[期刊论文] 作者:冯文莉,王艳青,杨静,奚志琴,王艳,马彦,乔祖莎, 来源: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2012
目的 探讨采用PCR方法检测临床体液标本真菌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对60例可疑侵袭性真菌感染者无污染体液标本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同时应用真菌通用引物ITS4和ITS86对临床体液标本进行PCR检测,分析二者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临床含真菌体液标本直接进行PCR扩增......
[期刊论文] 作者:冯文莉,杨静,王一如,陈晋宇,乔祖莎,奚志琴,马彦,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2015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白念珠菌ERG4基因高表达与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关系。方法M27-A2微量肉汤稀释法对34株临床分离白念珠菌菌株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抽提白念珠菌ERG4基因的总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FQ-RT-PCR)方法检测ERG4基因mRNA表达水平......
[期刊论文] 作者:杨静,奚志琴,张谨宇,马彦,乔祖莎,王一如,陈晋宇,冯文莉,,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年份:2016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外排泵基因在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耐唑类药物中的作用,对假丝酵母菌属的耐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体外药敏试验筛选出临床白色假丝酵母菌...
[会议论文] 作者:冯文莉,杨静,王一如,陈晋宇,奚志琴,乔祖莎,马彦,吕亚萍,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21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年份:2015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