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21世纪以来,许多曾鼓吹比较文学学科死亡的欧美学者改变了过去的看法,与中国学者的看法日益接近,这也促使我们思考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就开展跨文化对话的紧迫性,跨文化对话...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1999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发生了急遽的变化, 人类对文化多元化的研究和探讨蓬勃发展。作者通过对中国跨文化研究50 年来历程的回顾,认为跨文化研究是促进......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安徒生是影响中国几代人并至今仍在继续影响着中国下一代孩子的少数几位外国作家之一。据浙江师范大学周晓波教授统计,当问及“你喜欢哪个儿童文学作家”时,浙江近20所小学,2...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科技新发展迫使人们在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上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要求我们重新定义人类状况,反思需要建立怎样的世界观来应对这一崭新的、影响全球的复杂局面。西方由此展开了对自......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年份:2013
从宇宙观到认识论的各种思维方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各方面自在和潜在的指导原则,就是传统。传统包含两个层次:"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中国的古籍就是中国文化的遗存,构成中...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8
文化自觉不仅在于理解与把握自己文化的根和种子,更在于依据现代认知和需要来诠释自己的文化历史。中国文化所追求是文化的多元共存,简洁地讲就是"和"。近些年,以"过程哲学"...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中国比较文学具有自身特殊的性质,一开始就是以跨文化为其特点的,阐发研究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20世纪初期西方小说的翻译和研究,还是汇通古今中西的文化巨匠王国...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13
2009年在贵州紫云县麻山地区发现了《亚鲁王传》,这部26000行的"活态人民口头创作",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作为依据,全部由歌师凭记忆用苗语唱诵。现在印行的《亚鲁王传》文本...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东方论坛 年份:2007
经历了反右、文革等政治运动的坎坷,直至改革开放初期,我的研究工作才走上了正轨。在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中,对我自己来说,初步预见到对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学作...
[会议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12
【正】近年来,国外对中国的研究有很大变化。研究的动机已不再是过去单纯的好奇、兴趣、掠夺,或对这个"庞然大物"不得不了解,而是以一种多元化的心态,带着对西方自身的质疑来...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1
用外在于自我的角度 ,寻找一个“参照系” ,来重新认识自我 ,是一种有利于文化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欧洲的学者有这样的认识并在具体行动 ,中国的前辈学者也有同样的感悟。...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8
在全球资讯时代,人类面临的仍然是历史上多次遭遇的共同问题,但这种"普遍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环境中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因而形成文化特殊性。通过文学艺术...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4
新世纪伊始,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冲突为帝国霸权所掩盖,知识分子进一步对现代西方文化进行反思。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护多元文化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强化文化自觉,加强多极均...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9
上世纪末,有关比较文学"学科之死"的论调甚嚣尘上。近几年来这些论调有了很大改变。过去强调"学科之死",理由无非是"女性研究、后殖民理论、文化研究等跨文化研究全面地...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7
本文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论述了文化相对主义思潮的起因和基本内涵,指出了跨文化传通问题提出的逻辑必然性。下篇则在跨文化传通基础上考察了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四种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87
每一个具有现代文学史常识的人都熟悉蹇先艾这个名字;他是现代“乡土文学”的先驱者之一,是一位历经风霜,至今仍然活跃在文坛上的五四时代的老作家,老战士。如果对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7
作为《红楼梦》叙述契机的石头乐黛云石头是水的对立面,是坚贞不屈的象征,所谓“以水投石,莫之受也,以石投水,莫之逆也”。中国历史文献关于石头的记载很多,《晋书武帝本纪》载:“大......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6
读完湖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一书,感到很振奋。这部书绝大部分文章由青年人撰写,全书共四十三万余字。作为一本专题性学...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1998
20世纪末的人类文化面临深刻的文化转型期。文化转型带来的危机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有各种文化中心论威胁文化的多元发展,引起文化冲突,乃至诱发战争;文化相对主义造成文化孤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