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54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10
汉学与国学,过去似乎泾渭分明,前者指外国人研究中国学问,后者指中国人研究中国自己的学问。在有些人看来,二者不仅互不关联,甚至互相排斥。例如有些国学研究者认为外国人受...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1
女性意识应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第一是社会层面,从社会阶级结构看女性所受的压迫及其反抗压迫的觉醒;第二是自然层面,从女性生理特点研究女性自我,如周期、生育、受孕等...
[会议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06
中国比较文学不像欧美比较文学,发端于大学讲坛。1987年6月,我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一任会长、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杨周翰先生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日本比较文学学会年会上作了一...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85
【正】 阅读一本小说与欣赏一幅绘画同样可以得到美学享受,但获得这种享受的途径和方式却全然不同,这种不同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绘画在一瞬间全部呈现在我们眼前。例如...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5
2004年8月8日-15日,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IA)在香港召开第17届年会。这是ICLA首次在中国境内举行年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在会上的发言,以中国学者的视角,首先从...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9
21世纪以来,欧美学术界对比较文学的看法有了新的转变,本文从新阶段比较文学的核心问题、新的时间和空间的跨越、比较文学与后现代思潮的转型等方面分析了这种转变。指出以跨...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教育文化论坛 年份:2008
20世纪科技的重大发展,迫使人类在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加上20世纪人类生活的苦难历程,使得人类精神不得不发生空前的大变革。在此基础上,西方和东方的文化自...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86
以世界比较文学的发展趋势为视点,本文先评述了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开放性方向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指出进入八十年代,比较文学的理论化趋势十分明显,但这种趋势正面临一个新...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青春期健康 年份:2014
陈端生(1751?1796)出身于书香名门,她的祖父陈兆仑是雍正进士。当时被奉为一代文章宗师,是著名的《紫竹山房文集》的作者;她的父亲陈玉敦也是举人,曾任山东沿海地区登州...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我很喜欢虹影的作品,从她的《饥饿的女儿》开始,每次我都是从《作家》杂志上读到,她的《K》我也是从这杂志上读到。这次也是在上面读到。从虹影的创作上说,《饥饿的女儿...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11
世界进入了一个多元多变的时代。历史已不再是以线性历史为先设的、有序排列的、有固定结构和终极意义的研究对象,而是一种体现无限差异的、多元的开放性文本,像是随时变...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读书 年份:1992
我最初接触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是在一九八五年。那时他的书正在美国掀起一阵规模不小的热潮。《新闻周刊》载文说“昆德拉把哲理小说提高到了梦态抒情和感情浓烈的一个新水...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4
孟而康教授 (ProfessorEarlMiner)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欧洲文学与日本文学资深教授。著有《比较诗学》、《德莱顿的诗歌》、《日本宫廷诗导论》、《从多恩到考利的玄言诗》等...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4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一向被认为是文学研究的三个组成部分。目前,文学理论的发展十分迅速,文学批评也由于各种流派的作品的涌现而发生着急剧变化。相形之下,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读书 年份:1983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日至二十日,在温暖如春的夏威夷召开了一个有开创性的“批评方法与中国现代小说研讨会”。会议由美国加州贝克莱大学东语系主任白之教授(Cyril Birch),麻...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新东方 年份:1998
200年来比较文学经历了历史性影响研究和审美平行研究二大发展阶段,目前要有新的发展,必须突破只在西方同质文化中进行讨论的局限,力求在西方和东方异质文化的比照中寻求新的视......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二十世纪初叶,由于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变动的原因,西方各种思潮大量涌入停滞落后的中国,其规模之大而纷乱,影响之深而复杂,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少见的。这一时期以中国为...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91
类比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个比喻,如果偶尔提及,那只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说明某一问题;如果在某一领域被多次提到,并成为反复说明某种理论的依据,那么,它本身就...
[期刊论文] 作者:乐黛云,,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81
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茅盾同志在持续勤奋的写作中溘然长逝。他的影响遍及世界,他的功绩永存于中国现代文学六十年发展的各个段落。他的名字将和鲁迅、郭沫若一起作为中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