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严福顺,, 来源: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严福顺,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1995
电镜连续照片表明,蚜虫口针在植物组织中沿细胞外壁曲折行进,在筛管内取食。蚜虫分泌的水溶軎征求有酶解植物细胞间的联接;凝胶型唾液为口针的进退构成一条滑道。口针在植物组织......
[期刊论文] 作者:严福顺,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1995
[会议论文] 作者:严福顺, 来源: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严福顺,L.M.Schoonhoven,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1993
从蓼科植物中提取的蓼二醛对许多鳞翅目昆虫幼虫有强烈的取食抑制作用。用电生理方法研究大菜粉蝶Pieris brassicae 幼虫对蓼二醛的味觉反应,证明蓼二醛能对大菜粉蝶幼虫的下...
[期刊论文] 作者:张瑛, 严福顺,,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1998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及其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张瑛严福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早在19世纪初,Kirby和Spence就提出:几乎没有一种植物能够避免昆虫的取食为害,同时也没有一种植物能......
[期刊论文] 作者:周新生,严福顺,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2004
虫害会使受害植株释放求救信息,后者能招引来致害害虫的天敌.害虫与寄主植物之间这一关系的联因在于致害害虫的唾液酶引起了被害植物化谢过程乃至代谢产物的改变.深入研究植...
[期刊论文] 作者:周新生,严福顺,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2005
观察了用金莲花(Tropaeolum majus L.)饲养的菜粉蝶Pieris rapae L.的发育情况,表明金莲花能使菜粉蝶完成世代发育,是其理想的寄主植物.国外有研究表明:将金莲花上取食的幼虫...
[会议论文] 作者:严福顺,张瑛,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韩心丽,严福顺,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1995
用EPG记录法记录了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在寄主和非寄主植物上的口针刺吸行为。结果表明,大蚜在寄主大植物的韧皮部取食时间长,而在非寄主棉花、黄瓜和丝瓜植物韧皮部取食时间甚短或根本未取......
[期刊论文] 作者:侯照远,严福顺,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1997
Host selection behaviors of parasitic wasps are a comoplex and hierarchy process,which includes habitat preference, potential host location and host location. I...
[期刊论文] 作者:杜永均, 严福顺,,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1994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在植食性昆虫、寄生植物和昆虫天敌关系中的作用机理杜永均,严福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是一些分子量在100—200的有机化学物质,包括烃类、......
[期刊论文] 作者:杜永均,严福顺,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1994
大豆蚜Aaphisglycines有翅和无翅孤雌生殖蚜为基寄主植物大豆叶和鼠李叶气味所引诱,而非寄主植物棉花和黄瓜叶气味处于中性,丝瓜叶和南瓜叶气味具有明显的排斥作用。非寄主植物气味可以遮蔽寄......
[期刊论文] 作者:侯照远,严福顺, 来源:Entomologia Sinica 年份:1995
本文利用昆虫触角电位技术记录了棉平突蚜茧峰Lysiphlebia japonica(Ashmead)(Hymenoptera:Aphidiidae)对棉花挥发性次生物质(标样和提取物)和棉蚜信息素(性信息素和报警激素...
[期刊论文] 作者:杜永均,严福顺,唐觉,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1995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豆蚜角型触角上嗅觉感器的细微结构,结合触角电位记录,发现大豆蚜有一殖蚜对萜烯衍生物的感受部位在第6节原生感器上,而萜烯烃类则在第5节原生感器上,两原生感器......
[期刊论文] 作者:侯照远,严福顺,陈雄, 来源:Entomologia Sinica 年份:1996
本文利用四臂嗅觉计测定了雌性棉蚜茧蜂Lysiphlebia japonica对棉蚜四种寄主植物新鲜叶片、棉蚜和几种挥发性次生化合物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新鲜棉叶片和棉蚜的气味对棉蚜茧...
[期刊论文] 作者:严福顺,杜永均,韩心丽, 来源:Entomologia Sinica 年份:1994
用触角电位法研究了大豆蚜、棉蚜和桃蚜对39种挥发性次生化合物的反应,结果如下:1)绿叶气味化合物及其异构体的去极化电压远强于萜烯类;具有6个碳原子的醇类和醛类是最有活性...
[期刊论文] 作者:侯照远,陈雄,张瑛,严福顺,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1996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与应用前景侯照远,陈雄,张瑛,严福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是指植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短链的碳氢化合物及其衍......
[期刊论文] 作者:杜永均, 严福顺, 韩心丽, 张广学,,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2004
大豆蚜APhisglycines有翅和无规孤雌生殖蚜为其寄主植物大豆叶和鼠李叶气味所引诱,而非奇主植物棉花叶和黄瓜叶气味处于中性,丝瓜叶和南瓜叶气味具有明显的排斥作用。非寄主植物气味可以遮蔽......
[会议论文] 作者:武韩,侯超,黄玲巧,严福顺,王琛柱,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会 年份:2014
鳞翅目蛾类的性通讯不仅依赖于特异的性信息素组分,而且还依赖于性信息素组分间的比例.同域发生的近缘种昆虫棉铃虫和烟青虫都以(Z)-11-hexadecenal(Z11-16:Ald)和(Z)-11-hex...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