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0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彭永欣,严六零,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2
1984~1987年对小麦不同品种、密度和施氮水平下根系发生规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主茎叶片出生与各叶节次生根开始发生存在(n-3)的同伸关系.各叶节发根力随节位提高而增强.芽鞘...
[期刊论文] 作者:封超年,严六零,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4
试验于1990-1992年在江苏农学院实验农场进行,供试品种(系)为扬麦5号、冀845418和8874。通过在小麦花期喷施强力增产素,研究其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强力增产素能延缓花后叶片......
[期刊论文] 作者:郭文善,严六零,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5
研究了不同群体最大叶面积指数,单位叶面积生产能力与产量的关系,分析提出以提高单位叶面积生产能力为中心的小麦源协调栽培途径,即在适宜光合源基础上,扩大群体总库容,提高单位叶......
[期刊论文] 作者:严六零,郭文善,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5
以往的研究表明,小麦籽粒颖壳不象水稻谷壳对籽粒有明显的限制,其伸张性较大。Millet等、于振文等用回形针硬质塑料吸管限制籽粒容积的方法,表明籽粒容积是制约粒重的因...
[期刊论文] 作者:彭永欣,严六零,郭文善,封超年,,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2
1984~1987年对小麦不同品种、密度和施氮水平下根系发生规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主茎叶片出生与各叶节次生根开始发生存在(n-3)的同伸关系.各叶节发根力随节位提高而增强.芽鞘...
[期刊论文] 作者:彭永欣,郭文善,严六零,封超年,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1995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小麦产量形成的生理学,研究了以产量形成为中心的源库形成、物质流的输配及源库流三者之间的关系.讨论了高产小麦源库协调栽培途径及关键栽培措施。Ba......
[期刊论文] 作者:郭文善,彭永欣,封超年,严六零,高年春,,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2
通过分析不同品种、不同群体小麦各花位籽粒之间重量的差异,结果表明。2粒小穗粒重差异较小,3粒及3粒以上小穗以第2粒为最重,最高花位籽粒粒重显著低于低位花。不同花位籽粒...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新开,严六零,郭文善,封超年,彭永欣,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2
研究了淮北稻茬超高产小麦植株碳、氮代谢特征,分析了不同器官的碳、氮变化动态,表明超高产小麦氮含量生育前期较低,返青~拔节期达峰值,开花后较低,但碳含量、C/N中后期显著高...
[期刊论文] 作者:郭文善,周振兴,罗时石,严六零,彭永欣,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1994
本试验以铁杆小麦为材料,利用活体多探头测量仪,分析、测定花后剑叶光合产物的运转动态。结果表明,剑叶光合产物的输出、向穗部及向剑叶以下营养器官的输送动态可分别用指数方程......
[期刊论文] 作者:郭文善,严六零,封超年,彭永欣,朱新开,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5
研究了不同群体最大叶面积指数、单位叶面积生产能力与产量的关系,分析提出以提高单位叶面积生产能力为中心的小麦源库协调栽培途径,即在适宜光合源基础上,扩大群体总库容、提高......
[期刊论文] 作者:彭永欣,郭文善,封超年,严六零,周振兴,,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2
通过分析不同品种、播期、密度、施氮、磷量处理的籽粒生长过程表明,小麦开花后籽粒鲜重、体积均呈“低高低”的变化,两者基本同步,鲜重的变化略滞后,分别于花后27,28天达高...
[期刊论文] 作者:居春霞,彭永欣,郭文善,封超年,严六零,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5
采用石蜡连续切片法,对小麦2个春性品种、3个半冬性品种的穗部维管束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表明:(1)小麦穗部大维管束数随小穗位上升而递减,每上升1个穗轴节片,大维管束数减少1个,该大维管......
[期刊论文] 作者:居春霞,彭永欣,郭文善,严六零,封超年,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4
试验采用石蜡连续切片法,对小麦4个春性品种和3个半冬性品种的茎秆维管束形成发育与穗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分蘖节中心空间绝大部分为维管束群所占据。小麦茎生长锥伸......
[期刊论文] 作者:封超年,郭文善,严六零,周振兴,朱新开,彭永欣,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5
试验于1992年10月至1994年6月在江苏农学院作物水分测坑进行,采用人工模拟方法,将地下水埋深分别控制在50,90,130,170cm,比较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地下水埋深为130cm的小麦产量最......
[期刊论文] 作者:郭文善,封超年,严六零,彭永欣,朱新开,宗爱国,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5
小麦开花后的源库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库容量的大小影响开花后光合产物的生产和分配,较大的库容可以促进叶片光合潜力的发挥和光合产物向穗部的运转。开花后绿叶面积的大小和光...
[期刊论文] 作者:杨成根,叶秀莲,严六零,贾琦,赵成美,苏建权,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5
促根剂-Ⅰ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杨成根,叶秀莲,严六零,贾琦,赵成美,苏建权(江苏农学院基础部,扬州225009)促根剂-Ⅰ是江苏农学院研制的一种脂肪酸类的新型促根剂。在水稻、小麦、菜豆等上使用后......
[期刊论文] 作者:杨成根,叶秀莲,严六零,贾琦,赵成美,苏建权,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1996
初步研究了促根剂一号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并进行了大田应用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用促根剂一号育苗能增加主胚根长度,根重及次生根数;用低浓度的促根剂一号浸种......
[期刊论文] 作者:严六零,郭文善,封超年,朱新开,景有军,彭永欣,,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3
ABT生根粉是一种广谱、高效、复合型的植物生长凋节物质,目前正在各类作物上示范应用。本试验应用ABT生根粉浸种和生育中后期叶面喷施,研究其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材料...
[期刊论文] 作者:杨成根,叶秀莲,严六零,贾琦,赵成美,苏建权,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5
促根剂-Ⅰ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杨成根,叶秀莲,严六零,贾琦,赵成美,苏建权(江苏农学院基础部,扬州225009)促根剂-Ⅰ是江苏农学院研制的一种脂肪酸类的新型促根剂。在水稻、小麦、菜豆等上使用后......
[期刊论文] 作者:严六零,郭文善,封超年,彭永欣,朱新开,周振兴,张宇明,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5
以往的研究表明,小麦籽粒颖壳不象水稻谷壳对籽粒有明显的限制,其伸张性较大。Millet等、于振文等用回形针硬质塑料吸管限制籽粒容积的方法,表明籽粒容积是制约粒重的因素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