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7
作者以较为翔实的史料,对中国历史教材近代化的历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这些教材编纂思想、内容及编纂方法的不断变革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历史教材近代化的发展脉胳。...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历史学习 年份:2002
关于秦朝灭亡于哪一年的问题,现今出版物上有公元前206年和公元前207年两说。它们到底谁对呢?Regarding the issue of the year of the Qin Dynasty’s demise, there are...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2012
《秦史稿》依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中讲述的这两条材料,判断"坑儒"事件的存在,然而这是不可靠的。其理由表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关于"...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2002
屈指一算,我跟臧嵘先生相识快二十年了。记得初次见面,是在河南郑州《中学生学习报》组织的一次会议上,我们都是应邀参加会议的嘉宾,时间大约在1982年夏秋之际。那时候,臧先生是人民教......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红旗文稿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 年份:2012
纵观古今中外,论贡献,秦始皇罕有其匹;却因"焚书坑儒",两千多年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唾骂。历史上搞焚书坑儒的统治者大有人在,而秦始皇既不是始作俑者,又不是施暴最甚者,为什么"...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2014
近年来"国学热",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高扬,但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下降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屈原服饰之争的讨论中,笔者发现涉及国内民族关系问题,非历史主义的...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05
在历史学科的练习和测试中,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题型是选择题。我经常收到一些师生来信,信中列举几道选择题,然后询问正确答案。可我看过这些选择题后,大多数是找不出正确答案...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3
一我是怎样重视起乡土教材的我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十几年了.起初,我不重视乡土教材,觉得课本分量够重了,能讲好课本上的东西就不错,增加乡土教材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再说,乡...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2004
[报纸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 年份:2004
在中国历史上,开创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新局面的是秦朝。秦朝国祚虽短,但在政治制度上建树颇多。廷议就是秦始皇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建树,然而学术界似乎一直对它关......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2005
本刊2003年第12期刊发了张宏伟、蔡中坚两位教师的文章《鸦片战争也应有“维护商业”的性质》。该文就人教版教材课后问答题“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对不...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9
最近,我们连续收到一些师生来信,信中依据《辞海》、《新华字典》、《我爱江西》等书籍,提出詹天佑是“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历史课本说詹天佑是“广东南海......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中小学教材教学 年份:2006
过去,科学工作者对山顶洞文化进行碳14断代,结论是距今18865±420年。所以,人教版中国古代史教科书一直把山顶洞人的生活年...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2016
在战国七雄的政治改革中,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独具特色。当时社会上弥漫着"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观念。赵武灵王不以华夏自居,不以夷狄为贱,顶住世俗的压力,排除异议,率先突破...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08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说:"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02
近日接到河南省邓州桑庄中学田弥老师的来信 ,询问“瓦肆”和“瓦子”是不是指同一事物 ,遂撰此文 ,供广大教师教学参考。汉唐时期 ,我国封建统治者就很重视乐舞杂技。汉武帝...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08
人类历史复杂纷纭,千变万化,但一切历史事物都是在时间长河里产生、发展、灭亡的。时间从纵向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前后顺序及其演变交替的因果关系,是构成历史的要素,时序是唯...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中小学教材教学 年份:2003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第5课《海内存知己》中有一幅“开元通宝”的古钱币图[另见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第28页],并注释曰“始铸...
[期刊论文] 作者:马执斌,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05
《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这个学习专题讲的是古代中国科技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它是严格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规定编写的。下面,我们谈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