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55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同延安,Ove Emteryd, 来源:土壤肥料 年份:1992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品种如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尿素及Skogcan(硝酸铵与石灰合成的粒肥,用于酸性土壤)分别与土壤混合后放入密封的培养箱中,恒温(20℃)培养7......
[期刊论文] 作者:Ove Emteryd,吕殿青,Nils Nykvist,, 来源:AMBIO-人类环境杂志 年份:1998
20年来,中国施用氮肥大大地增加了作物产量。但在陕西米脂县川道地区由于大量施用氮肥,导致饮水中的硝态氮含量已达到不可接受的程度。本项研究揭示,在川道地土壤水中硝态氮...
[会议论文] 作者:吕殿青, Ove Emteryd, 同延安, 张文孝,, 来源: 年份:2004
通过陕北米脂黄绵土(Loessial soil)、关中杨凌填土(Cumulic cinnamonsoils)、陕南汉中水稻土(Paddy soils)大型氮肥田间试验、土壤剖面中NO3--N与NH4-+N系统测定和区域性土...
[期刊论文] 作者:同延安,石维,吕殿青,Ove Emteryd,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05
研究了陕北黄绵土,关中(土娄)土与陕南水稻土土壤剖面中硝酸盐的分布与累积,分析了硝酸盐淋移与土壤剖面粘粒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黄绵土由于粘粒含量少,土壤疏松,氮肥施入土...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东丽,同延安,Ove Emteryd,马林英,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2
用田间原位密闭气室法和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研究了蔬菜地不同施氮量下N2O的逸出量.结果表明,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N2O通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上升;除最高施肥量 (N450)外,N...
[期刊论文] 作者:同延安,Ove Emteryd,张树兰,梁东丽,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4
对陕西省3个不同生态区、17个市、县的1500多位农户近年来粮食作物产量、肥料施用量及施肥时期进行了现状调查,同时在5个示范村示范和推广了小麦、玉米和水稻平衡施肥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东丽,同延安,Ove Emteryd,方日尧,马林英,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法,就不同碳、氮质量分数对黄土性土壤水稻土和旱地农田土壤反硝化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氮质量分数和水分条件下,两种土壤的反硝化强度...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东丽,同延安,Ove Emteryd,方日尧,张树兰,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02
用密闭气室法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灌溉后 N2 O气态损失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乙炔抑制的原状土柱实验室培养法 ,对土壤由湿变干和由干变湿过程中 N2 O通量的变化进行了模拟。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张树兰,同延安,梁东丽,吕殿青,Ove Emteryd,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4
土连续两年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 ,播前一次施氮量 130~ 5 2 0kghm-2 a-1时 ,氮肥用量对硝态氮在土体中的移动深度没有影响 ,但土壤剖面中残留的硝态氮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增...
[报纸论文] 作者:梁东丽, 同延安, Ove Emteryd, 方日尧, 张树兰,,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02
用密闭气室法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灌溉后 N2 O气态损失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乙炔抑制的原状土柱实验室培养法 ,对土壤由湿变干和由干变湿过程中 N2 O通量的变化进行了模拟。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东丽,方日尧,李生秀,Ove Emteryd,张兴昌,,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07
用静态箱法在田间研究了黄土性土壤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用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后土壤N2O的排放特点,并对包括温度、pH、水分等因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水分含量为田间...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东丽,吴庆强,李生秀,方日尧,Ove Emteryd,To,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9
用土壤探头法对黄土性土壤玉米-小麦轮作体系下不同剖面层次N2O浓度变化进行了3a的田间原位监测。结果证实了黄土性土壤深层反硝化作用的存在,且N2O浓度有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东丽,李生秀,吴庆强,张兴昌,Ove Emteryd,,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采用土壤平衡气室法和密闭气室法,对玉米生长期对照(不施氮肥)和施氮处理(180kg/hm^2 N)黄土区土壤剖面中N2O浓度和土壤表面N2O排放通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东丽,同延安,Ove Emteryd,李生秀,方日尧,张树,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3
用土壤探头法对(娄)土玉米-小麦轮作体系下不同剖面层次N2O浓度变化进行了2a 的田间原位监测.结果表明: (娄)土土壤剖面中N2O浓度具有较大的时间变异,表现为土壤N2O浓...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东丽,同延安,Ove Emteryd,李生秀,方日尧,张树兰,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3
用土壤探头法对塿土玉米—小麦轮作体系下不同剖面层次N2O浓度变化进行了2a的田间原位监测。结果表明:塿土土壤剖面中N2O浓度具有较大的时间变异,表现为土壤N2O浓度在一年的不...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东丽,吴庆强,李生秀,方日尧,Ove Emteryd,Tord Magnusson,,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9
用土壤探头法对黄土性土壤玉米-小麦轮作体系下不同剖面层次N2O浓度变化进行了3a的田间原位监测。结果证实了黄土性土壤深层反硝化作用的存在,且N2O浓度有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异。表现为N2O浓度受土壤气候条件(温度和降水)和生产管理措施的影响,丰水年明显高于......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东丽,同延安,Ove Emteryd,李生秀,方日尧,张树兰,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02
利用土壤探头法和密闭气室法相结合 ,就黄土高原旱地土壤玉米生长期灌溉和降水对N2 O气态损失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 ,对土壤由湿变干和由干变湿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