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7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Martyn UNSWORTH,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03
大地电磁法通过测量地表的天然电场和磁场来提供地壳和上地幔的电阻率图像。在仪器和处理解释技术方面的进展使得大地电磁法现在能够快速采集大地电磁数据并进行二维或三维地...
[期刊论文] 作者:Martyn UNSWORTH,Alan G.JONES,, 来源: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年份:2010
To understand deep lithosphere structure beneath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and to explore important scientific issues,such...
[期刊论文] 作者:Martyn Unsworth,John Booker,Alan Jones, 来源: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年份:2004
Two superwide bands of 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MT) profiles (Yadong-Xuegula, Jilong-Cuoqin) across the Yaluzangbu suture were deployed along the west-east di...
[期刊论文] 作者:底青云,Martyn Unsworth,王妙月,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4
利用有限元2.5维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简称CSAMT)数值模拟方法,对100Ωm均匀半空间介质中有限长度的电偶极源产生的电场、磁场及视电阻率、相位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场...
[期刊论文] 作者:底青云,Martyn Unsworth,王妙月,, 来源: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年份:2006
2.5维有限元法CSAMT数据反演是建立在2.5维有限元法正演模拟和CSAMT—RRI灵敏度矩阵近似计算以及拟一维反演方法基础上的一种反演方法。它是一种快速松驰算法型的CSAMT数据反演...
[期刊论文] 作者:底青云,Martyn Unsworth,王妙月,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04
目前国内大多数CSAMT资料处理都用一维反演方法,即假定地球介质是水平层状地电结构,这对于横向变化较大的介质结构的反演则是不真实的.为了合理的模拟可控信号源的三维特征应该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受计算机内存和计算速度的限制,三维方法的实用化受到约束.在许......
[期刊论文] 作者:Ye Gaofeng,Jin Sheng,Wei Wenbo,Martyn Unsworth,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07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会议论文] 作者:Shan Xu,Martyn Unsworth,Xiangyun Hu,Walter D.Mooney, 来源: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7
[期刊论文] 作者:叶高峰,金胜,魏文博,Martyn Unsworth,, 来源: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根据2001年国土资源部"十五"青藏专项研究计划项目"西藏高原南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的大地电磁研究"所完成的吉隆-措勤剖面(800线)以及2004年教育部重大项目"藏南雅鲁藏布江缝合...
[期刊论文] 作者:叶高峰,金胜,魏文博,Martyn Unsworth,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英文版 年份:2007
与超级宽的乐队磁电机 Jilong-Cuoqin 侧面的碲的发出声音数据(说出第 800 行)它在 2001 被完成并且 Dingri-Cuomai 侧面(说出第 900 行)它在 2004 被完成,我们由罢工分析获得...
[期刊论文] 作者:叶高峰,金胜,魏文博,Martyn Unsworth,, 来源: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年份:2007
With the super-wide band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data of the Jilong (吉隆)-Cuoqin (措勤) profile (named line 800) which was completed in 2001 and the Dingri (...
[期刊论文] 作者:谭捍东, 魏文博, Martyn Unsworth, 邓明,,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4
为了探测西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地壳浅部和深部构造沿东西和南北方向的变化特征,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布设了三条南北向剖面(错那-墨竹工卡、亚东-雪古拉、吉隆...
[期刊论文] 作者:金胜,叶高峰,魏文博,邓明,Martyn UNSWORTH,,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06
根据2004年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完成的下察隅—昌都(1000线)宽频带大地电磁探测剖面数据研究高原东南部地壳导电性结构及断裂构造特征,这有助于推进印度与亚洲岩石圈碰撞、俯冲构造模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沿剖面上地壳大范围分布的是规模不等的高阻体,电阻率大......
[期刊论文] 作者:Martyn Unsworth,Stéphane Rondenay,郭春玲,刘雁冰,,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15
地球物理成像为交代作用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因其能够描绘地壳和上地幔现今流体的分布。这与地质学的研究形成对照。地质学研究出露于地表的中地壳岩石,在交代作用过程中...
[期刊论文] 作者:金胜,魏文博,叶高峰,邓明,谭捍东,Martyn Unsworth,,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9
对青藏高原过班公一怒江构造带的三条大地电磁剖面进行探测,获得班公—怒江构造带及其邻区的电性结构模型,研究了班公—怒江构造带的深部结构与构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构造带...
[会议论文] 作者:白登海,滕吉文,孔祥儒,王立凤,Martyn Unsworth, 来源: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3
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影响东南亚地区构造格局的主要因素,尤其对中国西部影响更大.关于这种影响是否波及到中国东部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中下地壳及上地幔具有强的流动性(Unsworth et al.,2005;赵国泽等,2008:Bai et al.,2010),其主要流动......
[期刊论文] 作者:谭捍东,魏文博,Martyn Unsworth,邓明,金胜,John Booker,Alan Jones,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4
为了探测西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地壳浅部和深部构造沿东西和南北方向的变化特征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布设了三条南北向剖面 (错那—墨竹工卡、亚东—雪古拉、...
[期刊论文] 作者:魏文博,金胜,叶高峰,邓明,谭捍东,Martyn Unsworth,John Booker,Alan G.Jones,, 来源:地球科学 年份:2006
根据1998年和1999年INDEPTH(Ⅲ)MT在西藏中、北部所完成的德庆-龙尾错(500线)和那曲-格尔木(600线)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数据研究西藏高原中北部断裂构造特征,有助于推...
[期刊论文] 作者:魏文博,金胜,叶高峰,邓明,谭捍东,Martyn Unsworth,Alan G.Jones,John Booker,,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6
为了研究西藏中、北部壳、幔导电性结构,讨论高原中、北部岩石圈热状态,1998年和1999年(INDEPTH(Ⅲ)-MT)在西藏中、北部完成了德庆—龙尾错(500线)和那曲—格尔木(600线)超宽...
[期刊论文] 作者:魏文博,金胜,叶高峰,邓明,谭捍东,Martyn Unsworth,Alan G.Jones,John Booker,Shenghui Li,,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6
为了研究西藏中、北部壳、幔导电性结构,讨论高原中、北部岩石圈热状态,1998年和1999年(INDEPTH(Ⅲ)-MT)在西藏中、北部完成了德庆-龙尾错(500线)和那曲-格尔木(600线)超宽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