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望周, 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9
用光学显微镜(LM)进行大量测定表明,孔洞率不能反映材料的剩余持久寿命,也不能反映炉管的已有微裂纹损伤程度。本文论述其原因之所在。渗透探伤后统计蠕变裂纹最大深度(M)、...
[期刊论文] 作者:吴望周,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64
(一)概述熔化焊过程对焊剂焊渣的熔点有一定的要求,这主要是从焊接工艺过程和冶金过程方面提出来的。一般认为其熔点应比焊丝材料的熔点低150°~300°(对于钢)或更少二些(对...
[期刊论文] 作者:陶文亮,吴望周, 来源: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采用电子探针及X-衍射技术对加热炉炉管外壁高温氧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炉管的氧化机理主要是金属离子穿过氧化物层的扩散并在氧化物--气体界面发生反应。...
[期刊论文] 作者:居国忠,吴望周, 来源:化工机械 年份:1996
对一台开车加热炉炉管的外壁腐蚀失效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其外壁主要是发生了高温下的硫化-氧化腐蚀和闲置过程中的硫酸再生循环腐蚀。前者为轻微的均匀腐蚀,对炉管的使用寿命......
[期刊论文] 作者:刘桐生,吴望周, 来源:化工机械 年份:1996
根据两个圆筒纵向开裂的失效实例,结合压力容器规范和标准中的有关内容讨论了成型圆筒的残余应力及其危害性。计算结果表明,卷板内表面的拉伸应力达到σRFI=(0.48-0.496)σs。建议开发工作表面σ......
[期刊论文] 作者:陶文亮,吴望周, 来源: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7
本文从材料的显微组织,宏观缺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对已服役近10万小时的9Cr1Mo炉管进行了延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若仅从蠕变损伤的角度考虑,在正常工况下F301加热炉还有相当长的使用寿......
[会议论文] 作者:吴望周,刘桐生, 来源:全国第四次机械装备失效分析会议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吴望周,林谦生,罗天虎, 来源:焊接学报 年份:1984
本文对不同冷却情况及包敷的13只钨阴极进行了烧损量对比和形状变化的对比。试验表明:1.铈钨极和钍钨极的性能基本相同;2.冷却不够的裸钨极烧损量最大,这是由于圆柱表面的氧...
[期刊论文] 作者:吴望周,林谦生,罗天虎,, 来源:江苏机械 年份:1981
在完全稳定的规范参数条件下,等离子弧焊缝的成型未必能保持稳定,其原因之一是所用钨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在一般钨极氩弧自动焊时,这一问题也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
[期刊论文] 作者:陶文亮,吴望周,戴树和, 来源:贵州工学院学报 年份:1996
对蠕变内应力的测试方法进行研究。采用CSR法在材料试验机上实现了蠕变内应力测试,并将试验结果用于工程应用。在正常工况下,F-301加热炉炉管不会发生蠕变破坏。...
[期刊论文] 作者:陶文亮,吴望周,戴树和, 来源: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9
采用电子探针及X—衍射技术对加热炉炉管外壁高温氧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炉管的氧化机理主要是金属离子穿过氧化物层的扩散并在氧化物—气体界面发生反应。The mechan...
[会议论文] 作者:郑承炎,吴望周,赵华庭, 来源: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四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 年份:1997
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运行损伤对炉管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生产运行中炉管断裂失效的主要类型和本质,研究了炉管焊接接头断裂的原因和特征并提出了预防对策。...
[期刊论文] 作者:陶文亮,吴望周,戴树和, 来源: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7
本文从材料的显微组织、宏观缺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对已服役近10万小时的9Cr1Mo炉管进行了延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若仅从蠕变损伤的角度考虑,在正常工况下F301加热炉还有相当长的......
[期刊论文] 作者:居国忠,吴宝娟,於孝春,吴望周,杨旭, 来源: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年份:1996
对一批使用了5a时间就换下的烷基苯脱氢进料加热炉炉管进行了剖析和试验,发现这批炉管虽然组织发生变化,机械性能有所下降,但并不影响其继续使用,而内壁腐蚀造成的壁厚减薄和性能劣......
[期刊论文] 作者:居国忠,吴宝娟,於孝春,吴望周,郑中华, 来源: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年份:1996
F-301炉是烷烃脱氢装置的进料加热炉,该炉一批炉管只运行了四五年时间,内壁便出现了严重腐蚀甚至开裂。文章对此腐蚀现象及其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该腐蚀过程的两个基本环节是渗碳和氢......
[期刊论文] 作者:刘国伟,吴望周,黄文龙,曹林荣,马道远, 来源:大氮肥 年份:1995
对服役8万小时,经过固液热处理再生后又服役3万小时的合金800H下猪尾管进行了材料的组织与性能分析,根据高温持久强度试验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外推得到该猪尾管的剩余寿命,结果表明,再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