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龚振淞, 来源: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2011
200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特点:(1)初台异常偏早;(2)生成热带气旋异常偏少,但登陆热带气旋异常偏多,登陆热带气旋与生成热带气旋比例高;(3)从热带气旋的生成源地来看,2008年的......
[学位论文] 作者:龚振淞, 来源:南京气象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年份:2002
该文给出了一个利用高度场球函数分析结果进行半球月平均气温场球函数分析的方案,主要用它分析了NCEP/NCAR月平均气温场气候及其异常场集的球函数谱结构.分析揭示了月平均温度...
[期刊论文] 作者:龚振淞, 何敏,, 来源:气象 年份:2006
用相关和SVD方法分析讨论了不同季节全球海温异常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联系,并用合成分析探讨了这种相互联系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当前期冬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同期夏季西...
[期刊论文] 作者:龚振淞,杨义文, 来源:气象 年份:2010
在廖荃荪等的中国3类雨型的基础上,把阻高与副高的配置与中国夏季旱涝分布特点结合起来,把中国夏季旱涝分布划分为8种雨带类型,把与这8种雨带类型相对应的1月份北半球500 hPa...
[期刊论文] 作者:龚振淞,陈丽娟, 来源:气候与环境研究 年份:2013
利用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TC)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NOAA向外长波辐射(OLR)等资料,分析了2010年西北太平洋(WNP)及南海(SCS)热带气旋活动异常的可能成因,讨论了同期大气环流配......
[会议论文] 作者:王永光,龚振淞,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年份:2004
本文根据我国温度、降水长期变化规律的分析,已持续10多年的暖周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其中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可能处于下降趋势,南方大部地区可能处于上升趋势;冬季温度将趋于下...
[会议论文] 作者:龚振淞,宋文玲, 来源:2014年全国汛期气候预测技术交流会 年份:2014
在做预测时,考虑两方面:一是外强迫因子,主要为海温(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另外是影响台风频数的环流因子,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海平面气压、垂直对流活动及高低层纬向风等。......
[会议论文] 作者:龚振淞,杨义文, 来源: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1
  在廖荃荪的中国三类雨型的基础上,把阻高与副高的配置与中国夏季降水分布特点结合起来把中国夏季降水分布划分为八种雨带类型,把与这八种雨带类型相对应的1 月份北半球500h......
[会议论文] 作者:龚振淞,王永光, 来源:2011年全国汛期气候预测技术交流会 年份:2011
  分析了影响2011年1-9月热带气旋活动特点及前期因子的影响,在年际因子影响与年代际背景不一致的情况下利用去趋势的方法对热带气旋的生成频次进行预测。...
[期刊论文] 作者:何敏,龚振淞,许力, 来源: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2005
利用高低层环流场及热带季风特征指数研究热带环流系统异常对2003年6~7月淮河持续性暴雨的影响.分析表明:来自南半球的越赤道气流向北半球推进的过程与大暴雨过程紧密联系;淮...
[期刊论文] 作者:孙林海, 宋文玲, 龚振淞,, 来源:气象 年份:2015
文章系统回顾了2014年汛期气候预测的主要先兆信号。其信号特征是:2014年前期赤道中东太平洋由呈正常略偏冷向偏暖状态发展,预计可能在夏季形成一次暖事件,冬季格陵兰海冰偏...
[期刊论文] 作者:杨义文,许力,龚振淞, 来源:气象 年份:2004
2002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于2003年初结束;受这次事件的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冬、春、夏、秋季持续偏强;夏季西伸脊点位置偏西;6、7月脊线位置偏南,8月偏北。初夏6月上中旬有贝......
[期刊论文] 作者:龚振淞,王永光,许力, 来源:气象 年份:2004
研究了2003年夏季中高纬环流特征以及乌拉尔山、鄂霍茨克海和贝加尔湖三个地区阻高指数逐候的变化情况。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东亚中高纬出现“双阻”形势,造成淮河流域持续一个多...
[期刊论文] 作者:龚振淞,王盘兴,马杰, 来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年份:2002
用一个简化计算方案,求得了1948-1999年52 a逐月平均经圈环流质量流函数.用它分析了平均经圈环流的气候态及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最强El Nino事件的气候异常态.结果表明:它很...
[会议论文] 作者:孙林海,宋文玲,龚振淞, 来源:2014年全国汛期气候预测技术交流会 年份:2014
为增强汛期会商的科技含量,提高会商效果,国家气候中心根据汛期预测和服务需求,3月21日有针对性地组织了夏季风和大气环流、海洋陆面、热带气旋、客观方法预报等3个专题会商,...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玲,任福民,李威,龚振淞, 来源:气象 年份:2006
通过对全球逐日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集(GDCN1.0)的改进,建立了适用于开展气候业务的全球台站逐日气候资料集。新建资料集保留了GDCN1.0资料集中有较好代表性的资料,基本保持了原资料......
[期刊论文] 作者:柯宗建,王永光,龚振淞, 来源:气象 年份:2014
本文系统回顾了2013年汛期气候预测的主要先兆信号。其信号特征是:2013年前期赤道中东太平洋呈正常略偏冷的状态、冬季北极海冰异常偏少、青藏高原积雪偏少,这些特征对后期东亚......
[期刊论文] 作者:梁潇云,龚振淞,王永光, 来源:气象 年份:2012
2011年夏季(6—8月),全国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偏多,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重,旱涝转换快,登陆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强度弱,灾害损失偏轻。本文对2011年夏季(6—8月)天......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光,龚振淞,许力,艾秀, 来源: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2004
根据我国温度、降水长期变化规律的分析,已持续10多年的暖周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其中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处于下降趋势,南方大部分地区可能处于上升趋势;冬季温度将趋于下...
[期刊论文] 作者:何敏, 龚振淞, 徐明, 应明, 宋文玲,, 来源: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2007
采用相关和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热带太平洋地区大尺度高低层纬向风异常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年频数的关系及其影响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赤道东太平洋地区ΔU200-ΔU85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