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康海《中山狼》杂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寓意和独异的艺术精神,在明代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哲理性、形象性、寓言性、讽刺性,共同构成了该剧的基本特征;喜剧风格、童话色彩、泥土......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正】 中国近代文学是文学史上变旧创新的时期,近代文学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过渡性特征,而以诗歌为最。近代诗歌,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考察它怎样从传统格...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甘肃近代作家研究尚属草创阶段,有关生平行迹亦多有讹舛。本文依据作家后裔、亲友所撰行述、墓志、日记等原始材料,对王权、任其昌、安维峻、朱克敬等人之生年、卒年、事迹、...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0
从曹操到黄遵宪,中国古典诗歌形成了一个“诗史”传统,黄遵宪集其大成,堪为殿军,一部人境庐诗,就是一幅悲壮雄阔的晚清社会的历史画卷,不仅深刻描绘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风......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正】 全国第四届近代文学学术讨论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成立大会,于1988年10月8日至13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
[会议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3
从鸦片战争前夕到五四运动前后的近百年的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1929年出版的陈子展著,作为率先提出"近代文学"概念的文学史著作,即于全...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在陇原这片富饶的文学沃野上,本土作家的创作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各有所成,并涌现出了一些具有全国影响的诗文大家;甘肃大地神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又吸引了无数的......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本文通过系统揭示近代诗歌自身发展中冲破格律和白话化的趋势,试图探寻中国诗歌由古典格律诗到现代自由体的嬗变过程,进而描述新诗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从这种诗体嬗变的...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0
中国诗歌从古典到现代之间 ,经历了一个短暂的近代化过程 ,从而完成了由古典形态到现代形态的历史转换。黄遵宪便是这一历史进程中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并以其走向世界和取自民...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1999
辞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独有文体。明清辞赋是中国辞赋发展史上的最后阶段。本文系统描述了明清时期近六百年间辞赋发展的历史流程,并通过对代表赋家与赋作的重点论析,藉以展示明......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198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兰州大学中文系、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西北民族学院汉语系...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关于秋瑾与近代文学革新之关系,是一个尚未引起重视和得到发掘的重要问题。务实、尚俗、切用、崇外、求变、创新,共同体现出秋瑾文学革新的理论取向和写作态势,其中有关白话“演......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5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至三十日在兰州、敦煌两地举行。来自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二百多名代表、列席代表参加了会议,还有来自美国、日本澳门的学者也出席了会议。......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本文通过系统揭示近代诗歌自身发展中冲破格律和白话化的趋势,试图探寻中国诗歌由古典格律诗到现代自由体的嬗变过程,进而描述新诗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从这种诗体嬗变的...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2
南社诗人是中国诗歌近代化历程中的一支生力军,其创作贯穿于"新学诗"、"新派诗"、"歌体诗"、"白话诗"等诗歌近代化阶段,尤以"歌体诗"的探索成绩突出.柳亚子、高旭、马君武、...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3
谭嗣同、夏曾佑、梁启超创作于1896至1897年间的"新学诗",原称"新诗",又名"新学之诗".他们不仅首次提出了"新诗"这一诗歌史上具有变革语言和解放诗体内涵的诗学概念,而且还进...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1993
李于锴(1863-1923),字叔坚,甘肃武威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山东沂州府知府,“政绩卓然。斐声远迩”(王树楠《味檗斋遗稿序》)。他是甘肃近代...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关于秋瑾与近代文学革新之关系 ,是一个尚未引起重视和得到发掘的重要问题。务实、尚俗、切用、崇外、求变、创新 ,共同体现出秋瑾文学革新的理论取向和写作态势 ,其中有关白...
[会议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年份:2012
  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于此前后革命文学蓬勃兴起。汹涌澎湃的革命文学潮流由资产阶级革命派作家和革命文学团体南杜成员两大部分构成。“有学...
[期刊论文] 作者:龚喜平,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歌体诗”是中国诗歌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阶段。作为“歌体诗”的重要代表作家 ,秋瑾的“歌体诗”实践有力推进了近代诗歌的体式变革。其“歌体诗”一体由变通的歌行和新创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