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郑磊,齐雨藻, 来源: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年份:1995
赤潮甲藻孢囊研究综述郑磊,齐雨藻(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51632.广州)关键词:赤潮;甲藻孢囊;综述中图分类号:Q949赤潮是全球性的主要海洋灾害之一。它不仅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产养殖业,更通...
[期刊论文] 作者:黄伟建,齐雨藻,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96
以1990年3月30日-1990年6月10日期间在大鹏湾每隔2d采样一次的数据为基础,另参考黄伟建等(1992,1993,1995)、Huang等(1992)和齐雨藻等(1991)的研究结果,研究建立大鹏湾夜光藻种群密度变化率动态模型...
[期刊论文] 作者:齐雨藻, 来源:海洋信息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齐雨藻, 来源:国际学术动态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齐雨藻,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6
为促进农业大上快上、粮食丰收,广辟肥源十分重要。“红萍”(即满江红,学名Azolla inlbricata Nakai)之所以有肥效,是因为它的叶腔中有一种共生的蓝藻,即满江红鱼腥藻(Anaba...
[期刊论文] 作者:郭远琼,黄伟建,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1997
大鹏湾浮游动物种群密度变化的一次数学模拟郭远琼(暨南大学华侨医院计算机室,广州510633)黄伟建韩博平齐雨藻(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广州510632)TheIdentificationofaMechanismModeloftheZooplankt...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年份:1996
主 编:吴德邻副主编:王爱国 吴七根 黄观程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宏中 韦壁瑜 卢永根 刘良式*刘鸿先*朱孝颖 朱亮锋 齐雨藻*伍辉民*李用华“李宝健 李明启*李耿光 陈忠毅*何道泉*...
[期刊论文] 作者:齐雨藻, 王艳,,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3
阐述并讨论了中国东海长江口外经常发生的原甲藻赤潮原因种的种类认知问题.论述了自从Stein提出具齿原甲藻(Prorocendrum dentatum Stein)新种后迄今中外专家报告该种的描述...
[期刊论文] 作者:王朝晖, 齐雨藻,,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3
为了了解长江口海域赤潮爆发潜势 ,于 2 0 0 2年 4月至 5月用采泥器采集了位于 12 2°~ 12 3.5°E、2 9°~ 32°N之间 1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 ,分析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 .共...
[期刊论文] 作者:黄长江,齐雨藻, 来源:南海研究与开发 年份:1995
1990年3月至1992年6月对南海大鹏湾盐田附近海域的夜光藻种群动态及时空分布进行了综合调查,发现夜光藻种群的出现期间一般是1-6月,数量高峰期为3-5月,种群密度的波动极为显著。调查期间共发生10次......
[期刊论文] 作者:齐雨藻,梁松, 来源:海洋信息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齐雨藻,洪英, 来源:海洋信息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齐雨藻,黄长江,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97
分离于香港海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单克隆藻株的昼夜垂直迁移特性的实验研究于1994年9月-1995年4月在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人工培养柱里进行。结果表明,该藻具有显著的趋光生和节律性昼......
[期刊论文] 作者:齐雨藻,郑磊,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97
锥状斯氏藻STDP01克隆品系于1993年1月分离自大鹏湾底泥中的单个锥状斯氏藻孢囊,并经单细胞分离培养成藻侏。在电子显微镜下,对该藻的营养细胞和孢囊形态进行了观察,该藻营养细胞与多甲藻目......
[期刊论文] 作者:黄长江,齐雨藻,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96
于1990年3月-1992年6月对中国南海大鹏湾盐田附近海域的夜光藻种群动态及时空分布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夜光藻种群的出现期间一般为每年的1-6月,最早是1991年的12月,娄量高峰期为3-5月,种群密度的波动......
[期刊论文] 作者:齐雨藻,钱锋,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94
对采自深圳大鹏湾的5种赤潮甲藻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其中海洋原甲藻属pro-rocentrum2种:P.micans Ehrenberg,P.minimum(Pavillard)Schiller;亚历山大属Alexandrium2种:Atamarense(Lebour)Balech,A.catenella(Whedon&Kofoid)Ba-lech;施克里普藻属Scrippsiella1种:S.tro......
[期刊论文] 作者:齐雨藻,黄长江,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97
对1991年分离自南海大鹏湾海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单克隆培养林在不同光照条件、辐射强度(9.5,5.9W/m2)(辐射剂量为:95,190,380,760,1520J/m2)和营养盐(N,P)浓度下,进行紫外辐射敏感性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齐雨藻,黄长江,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97
根据1991年2-3月,大鹏湾盐田水域的理化、水文、气象、海况的动态变化和大鹏湾底泥中发现海洋卡盾藻孢囊的事实,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并提出了1991年3月20-21日发生在大鹏湾盐田水域的海洋卡盾藻赤......
[期刊论文] 作者:齐雨藻,楚建华,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1993
对1991年3月20~21日在南海大鹏湾盐田海域首次发生的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 marina Hara etChihara)赤潮发生前后,海洋环境理化因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使用的方法为逐步回归...
[期刊论文] 作者:黄长江,齐雨藻,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97
分析了1990年3月--1992年6月南海大鹏湾夜光藻种妲民环境因子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夜光藻的生存水温的高限可达28.6℃左右,但其最适不温范围为20-22℃而适温范围可扩到16-25℃。所以,每年夏季高温季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