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3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齐士云,杨长虹,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0
本文研究中期妊娠应用甘遂引产妇女,注药后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药后24小时每个细胞SCE率为7.82±0.13(S. E),注药后48小时SCE率...
[期刊论文] 作者:杨长虹,齐士云,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9
本文采用G显带技术对75对自然流产的夫妇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发现6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发生率为4%。其中46,XX,t(1;4);46,X,t(X;15)和46,XY,t(7;8)为世界首报异常染色体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长虹,齐士云,郭静德,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9
本文采用G显带技术对75对自然流产的夫妇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发现6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发生率为4%。其中46,XX,t(1;4);46,X,t(X;15)和46,XY,t(7;8)为世界首报异常染色体型。In...
[期刊论文] 作者:范耀山,李璞,齐士云, 来源:生殖与避孕 年份:1982
对长期服“复方18甲基炔诺酮”的妇女和从未服过避孕药的正常妇女各10名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比较分析了服药组和对照组的染色体畸变率、随体联会数和姊妹染色单体互换...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华,范耀山,齐士云,李璞,,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2
人类核仁形成区(NOR)位于5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副缢痕处,也是人类18S—28S rRNA 基因所在的位置。近几年通过银染技术能使 NOR 特异染色,并且证实只有在功能上有活性的NOR...
[期刊论文] 作者:齐士云, 杨长虹, 顾素逸, 韩向阳,,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0
本文研究中期妊娠应用甘遂引产妇女,注药后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药后24小时每个细胞SCE率为7.82±0.13(S. E),注药后48小时SCE率为7....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华,范耀山,齐士云,李璞, 来源:生殖与避孕 年份:1983
应用Ag-Ⅱ技术,对13名长期口服“复方炔诺酮片”妇女和13名未服药妇女的核仁形成区及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进行了研究。服药组和对照组的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_s)、参与联合...
[期刊论文] 作者:肖凤云,张君燕,齐士云,杨长虹,杨紫东,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6
1983年Turner 首先以原发闭经性腺发育不良、蹼颈、肘外翻等为特点报道7例Terner综合征。近10年来由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对病因、病理、诊断等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
[期刊论文] 作者:齐士云,郭敬德,范耀山,黄天华,李璞, 来源:生殖与避孕 年份:1982
对长期口服“避孕1号”的13名妇女和10名正常对照妇女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比较分析了服药组和对照组的姊妹染色单体互换率(SCE),结果服药组平均每中期相SCE 为9.06±0....
[期刊论文] 作者:朱淑英,韩向阳,任淑君,齐士云,杨长虹,郑建华,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2
中药蛇床子是妇产科常用药物,对滴虫症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我们对植物药筛选中,发现蛇床子具有明显的杀精子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未见蛇床子杀精作用的报道。现将我们自1...
[期刊论文] 作者:朱淑英,任淑君,杨长虹,齐士云,高岩,郭静德,, 来源:黑龙江医药 年份:1989
长效避孕片复方18甲基炔诺酮(简称复方18甲)是常用的避孕药之一,具有避孕效果可靠,服用方便,不易漏服的特点。本文仅对服用复方18甲妇女血中垂体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成熟激...
[期刊论文] 作者:肖凤云,张君燕,娄桂荣,齐士云,杨长虹,杨紫东,赵景波, 来源:中国优生优育 年份:1992
本文对同期 Turner 综合征患者采用康力龙治疗、治疗组42例,非治疗组23例。随访观察5年以上。对两组的年龄进行均衡性检验符合可比条件,治疗组其身高平均增长5.881cm,非治疗...
[期刊论文] 作者:肖凤云,张君燕,娄桂荣,朱淑英,齐士云,仁淑君,高岩,杨紫东,齐颜利,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4
近年来,由于内分泌学及遗传学的进展,对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的病因、病理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从而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我院于1982年10月~1983年11月共收治10例病...
[期刊论文] 作者:肖凤云,张君燕,娄桂荣,郭静德,齐士云,杨长虹,杨紫东,齐颜利,姚兴梅,, 来源:哈尔滨医药 年份:1984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又称Turner综合征,属于X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异常所致的先天疾病。患者往往苦于身体矮小、性幼稚或其他躯体畸形来求治。根据遗传学晚近对本症病因、病理...
[期刊论文] 作者:肖凤云,张君燕,娄桂荣,邢福琪,齐士云,高岩,杨长虹,郭静德,杨紫东,杨桂兰,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5
近年来由于遗传、生理、生物化学等方面的进展及放射免疫方法的问世,为进一步阐明原发性闭经的病因、病理提供了可能性。原发性闭经的发生原因以先天性发育异常多见,占84%。...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