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0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娟摘,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4
长波紫外线(UVA,320~400nm)具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并可用于治疗银屑病等皮肤病.UVA产生红斑的作用虽然比UVB小得多,但可能更多地引起正常皮肤的累积性日光损伤和一些病理反应(如:多形性日光疹和日光荨麻疹).迄今,应用敏感的组织学和生化学技术检查UVA对人体组织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娟摘,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4
作者报告了4例红斑狼疮(LE)合并银屑病的病人,及其血清学研究的结果.例1,56岁,女性白人,曾有长期的光敏史,诊断为ANA阳性SLE,不久发生了银屑病.在治疗银屑病的过程中,病人没有叙述LE病史而接受了紫外线(UVB)光疗,结果发作了严重的SLE,几乎导致死亡.在此期间,检......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娟摘,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5
肥大细胞增生病是一种肥大细胞在各种组织增生的疾病。大疱性肥大细胞增生病为一罕见变型。主要以大疱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幼儿。与色素性荨麻疹水疱型不同,本病无丘疹,结节及限局性色素性损害。以前,一直是对症治疗,直到最近,Soter才报告用色甘酸钠治疗成......
[期刊论文] 作者:林熙然摘,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1
长波紫外线加补骨脂素(PUVA)对银屑病有很高的疗效,但是并不能治愈银屑病,故需持续应用.PUVA的最大危险之一是紫外线诱发的皮肤日光性角化症,基底细胞和鳞状细胞癌加速出现.在斯坦福的另一项研究中,随访了75个PUVA治疗后的病例,3年中9例发生日光角化症、1例基底......
[期刊论文] 作者:颜君庭摘,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1
慢性苔藓样角化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征为四肢躯干进行性发展的苔藓样丘疹结节性损害和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样损害.组织学改变是慢性苔藓样皮炎及扁平苔藓样表现.病程经过缓慢,对治疗无反应.自1972年Margolis等以"慢性苔藓样角化病"报告一例以来,此后分别......
[期刊论文] 作者:林熙然摘,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1
作者研究了46例化脓性肉芽肿病变的结缔组织和血管组织,其中20例作了组织化学研究(阿新蓝染色、甲苯胺蓝染色、PAS染色、网硬蛋白染色、VanGieson染色、地衣红染色及Verhoeff染色),5例作了超微结构检查(透射电镜).结果:光镜检查,所有病例都经组织学确诊.全部病......
[期刊论文] 作者:林熙然摘,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1
作者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9例系统性硬皮病和3例局限性硬皮病皮损的毛细血管改变.毛细血管最早的改变是在内皮细胞之间出现大的裂隙,这就容许血浆的溢出,是硬皮病出现水肿期的解释.进一步的改变是内皮细胞胞浆中出现空泡.最后是内皮细胞的破坏:细胞核呈颗粒状或匀......
[期刊论文] 作者:林熙然摘,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4
许多达到美国风湿病协会诊断标准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以不同底物:小鼠肝、人的颗粒细胞、大鼠肝及小鼠肾等,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阴性.这些病人中,许多具有抗细胞浆抗体Ro(SSA).新近Sontheimer等报告了一组与Provost等报告的临床上相......
[期刊论文] 作者:孔俐若摘,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2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病因尚未完全确定,可能与免疫遗传学有关。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父母患有ROU者,其孩子中ROU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从而提示ROU的易感性可能与HLA有关联。ROU与HLA-A2,-B12,-Bw44和β2-微球蛋白的关联已有报告,但尚无定论。鉴于已有证明某些疾病......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明摘,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5
发现DNCB为一种诱变剂以后,迫使人们再寻找可替换的接触性变应原。鲨烯酸丁二酯(SADBE)是。一种强烈的局部过敏剂。Happle等人局部用以治疗斑秃,70%的病人获满意效果。Flowers等人治疗8例,4例毛发完全再生。作者对SADBE治疗斑秃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林熙然摘,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2
Wilson氏病为一种遗传性的铜代谢疾病,其血清中的铜转运蛋白和血浆铜蓝蛋白都减少,并因铜沉积于肝脏和神经系统而致进行性功能障碍。迟发性皮肤卟啉症(PCT)为一种获得性肝性卧啉症,具有家族发病的倾向。两者都是罕见的疾病。......
[期刊论文] 作者:林熙然综述,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1
人体除了氢、碳、氮、氧、钠、镁、磷、硫、氯、钾、钨等11种元素之外,还有多种含量甚微的元素(成人体内总含量在4.2克以下),称为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s),大多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的过渡金属.高等动物体内的必需微量金属有铁、铜、锌、锰、钴、钼、硒、铬、锡等.......
[期刊论文] 作者:林熙然摘,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2
过氧化苯酰(BP)常用于治疗痤疮,是一种强力抗菌药,能透入毛囊而消灭痤疮丙酸菌。该药亦用于治疗多种其他的皮肤病。作者通过离体和体内的实验方法研究了14C标记BP的经皮吸收与代谢。作者切取人体皮肤组织块以扩散细胞技术进行离体实验。结果表明:局部外用的BP保......
[期刊论文] 作者:KvedarJC,林熙然节译,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6
定义:妇女多毛症(hirsutism)的特点是妇女在雄激素―依赖部位有粗毛(terminalhair)过多生长(上唇、颏、耳前部、胸腹及大腿前侧)。它可以是男性化综合征的早期表现。而多毛症(hypertrichosis)则是非雄激素―依赖的毛发生长增多,原因多不是内分泌性,不应与妇女多......
[期刊论文] 作者:FulkCS,林熙然节译,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6
痣细胞性疾病;咖啡斑;黑子(lentigo);表皮痣;真皮黑变病。(一)痣细胞疾病:1.痣细胞痣(先天性色素痣、交界痣、混合痣、皮内痣、恶性黑子、黑素瘤);2.泛发性痣细胞性疾病[发育不良痣或前体综合征(precursor syndrome)、Moynahan综合征、NAME综合征]。......
[期刊论文] 作者:王美娜摘,何洪林摘,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0
长期外用强效皮质类固醇能引起皮肤萎缩,本文作者通过动物模型试验证实维甲酸(RA)能预防皮肤萎缩而不降低其抗炎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颜君庭摘,杭维亮摘,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1
肢端黑变病(Acromelanosis)是一种罕见的非肿瘤性又非痣细胞性的表皮黑素细胞增生性疾病.本病好发肢端甲周,不具有自然消退趋势.组织病理学特征为基底层黑素细胞显著增多.作者报告一例2岁白种儿童.主诉肢端异常的色素沉着.皮损为蓝黑色斑点,呈喷溅状不规则地分......
[期刊论文] 作者:KerdelFA,周雅节节译,林熙然节译,沈仲文校,黄畋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6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多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非干酪化性肉芽肿形成,可累及机体的任何一个器官,而好发于肺、淋巴结、皮肤及眼等部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