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08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98
清代和民国时期畲族教育变迁史略黄新宪畲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人口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的数十个县中。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其内部使用的语言...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教育探索 年份:1998
戊戌维新时期教育的除旧布新黄新宪晚清的戊戌维新既是政治革新运动,也是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在近代文化演进的各个方面展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气象,其中教育方面的除旧布新尤...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98
冰心早年在教会学校求学时的思想轨迹●黄新宪冰心于1900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01年随父亲移居上海。1904年,因其父出任设在烟台的海军学校校长而再移居至烟台。1911年返回福州,进入当地的女子...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6
传教士与洋务运动时期的同文三馆黄新宪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京师同文馆。1863年,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了广方言馆(又称上海同文馆)。1864年,清政府允准两广总督瑞麟的建议,在广...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5
近代来华传教士编译出版教科书活动史略黄新宪近代来华传教士在宣传宗教教义,发展传教事业的同时,也积极介入教育活动,对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已是众所周知的...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万国公报》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黄新宪《万国公报》原名《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9月由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于上海,1874年更名为《万国公报》,1889年由英美在华基督教组织──广学会接...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教会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早期现代化黄新宪众所周知,中英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没有进人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更没有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但是...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97
汪毅夫与台湾文化研究●黄新宪汪毅夫,1950年3月生,台湾省台南市人。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现任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台盟主委、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福建师范大...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对留学生“学而不归”问题的思考黄新宪从1978年百月至1993年底,我国以国家公费、单位公费和个人自费等不同方式向100余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21万名留学生,迄今为止,只有近7万名学成回国。面对留...
[期刊论文] 作者:郭伟, 来源: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年份:2012
在众多的研究学者之中,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黄新宪...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教育研究 年份:1996
王韬人才思想论略黄新宪王韬(1828—1897),江苏苏州人,原名利宾。青年时代曾在上海墨海书馆任职,有机会接触到西学,拓宽了自己的眼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海峡教育研究 年份:2012
该书由福建省教育学会秘书长黄新宪研究员撰写,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这部33万字的著作中,作者依次对日据时期教育的发端、皇民化教育、书房教育、公学校、小学校、女子教育...
[期刊论文] 作者:肖振华,, 来源:教育科学 年份:1993
【正】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黄新宪撰写的《中国考试发展史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出版的第一部关于中国考试史方面的专著。全书共分九个部分:第一章,考试的雏形;第二...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海峡教育研究 年份:2017
本文以朱熹的视角,从多个层面探讨了朱熹与南宋时期莆田籍名儒陈俊卿的交往,试图进一步深入认识两人之间存在的深厚渊源及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This paper exp...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正】 明清以来,不少学者都认为,元统治者在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中国教育史在元朝是一个低降时期,这种观点似乎巳成为定论。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认为,元朝统治时间不长,前...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庙学是一个独特的文化教育形态,其正式出现于唐代。福建庙学大多由学尊庙,因庙表学,具有庙学的重要特点。尽管庙学是封建政治的产物,但对于学校发展、人...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95
中日甲午战争后,面对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严复产生了严重的忧患意识,痛感长此以往中国将亡国灭种。在强烈的爱国热情驱使下,他撰写了一系列充满危机意识的论述,试图唤起...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0
本文通过对福建地方官员及士绅与台湾书院的发展,闽学对台湾书院的影响、闽台书院主要制度的比较等问题的探讨,认为闽台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相互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十分频繁,互......
[会议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 年份:2004
福州地区书院存在的历史十分悠久,历经唐、宋、元、明各代的演变,至清代有了长足的发展。19世纪80年代,闽海关税务司向总税务司呈报《闽海关十年报》,称:“在福州共有六...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宪,,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清末,清政府利用美国政府退还的庚子赔款,设立了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改其名为清华学校。清华学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定时期的留学预备教育,向美国输送一定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