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5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湖北档案 年份:2007
1956年6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2次会议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改革,它奠定了此后长达30年之久的劳动工资制度的基础,同时对新中国“吏制”产......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在对艺术品的欣赏中 ,应当承认感官在欣赏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感官的反应 ,是艺术品欣赏的第一道大门 ,这种反应如果“不适” ,大门就会关闭 ,反之才会开启。同时 ,也应承认“...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老年健康 年份:2009
如果人们对“除四害”有“微词”,恐怕最主要的是对当时麻雀的错误态度。1955年,有农民反映,麻雀祸害庄稼。农业部副部长刘瑞龙找到中科院前任动物所副所长钱燕文咨询,钱回答,我们......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6
“你们都是对新中国有很大贡献的同志,我们尊敬你们。”——建国初期确立的教育“向工农开门”,既是普及教育之举,更是一项政治任务  大学教师方衡,干满30年教龄后,退了下来。因为是离休,组织上给了个处级待遇。当年,方衡是名解放军战士,他命运的转变是从上工农速成中......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6
“四害”除了50多年,成为一代人的少年浪漫记忆。然而直到今日,“四害”也没除尽,而中国人随地吐痰的陋习也依然存在  提起“除四害,讲卫生”,有人认为那是1958年“大跃进”的产物。其实不然,最早掀起“除四害,讲卫生”的高潮,应该是1952年。  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由......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年份:1990
【正】 他,眼睛闪着光,操着一口掺带湘音的普通话,谈锋很健。话题涉及到各个领域。他谈诗。说两年前他回了一趟湘西老家,这是1946年离家后第一次回故乡,心情激动,感触很多,9...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本文就新闻学的采访理论中所涉及的一个特殊领域:高等学校中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的采访问题,从理论上加以探讨。文中阐述了对这一特殊人群的采访特有的难度,并总结出对他们...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07
《一百年的歌声》,开篇即响起《毛毛雨》的旋律,很多人都忘不了这旋律,它被音乐界公认为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而它的作者却被很多人忘记了.他叫黎锦晖.……...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6
如果人们对“除四害”有“微词”,恐怕最主要的是对当时麻雀的错误态度。  1955年,有农民反映,麻雀祸害庄稼。农业部副部长刘瑞龙找到中科院前任动物所副所长钱燕文咨询,钱回答,我们对麻雀的食性还没有系统研究过,不敢肯定是否应当消灭麻雀。但几天后,毛泽东亲定的“......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年份:2014
我国的工资制度改革始于1956年,至今已有58年。它不仅奠定了我国劳动工资制度的基础,也对新中国的“吏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除农民以外,各类社会人群的一项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年份:2012
一位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的老同志说:"一提起当年的‘除四害’,人们就总认为它是‘大跃进’的产物,其实它起源于建国之初,开始是为了反细菌战。""归功"于美帝国主义1952年2月底,美国......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2001
在我们对理工科高校的新闻报道实践中,有一项公认为难度较大的工作,那就是对一些卓有成就的从事理工科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学者的采写———采访既不容易,写稿也不顺利;往往要预约多......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看历史 年份:2013
四五岁时不懂事,经常扯着脖子喊:“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接下来又喊:“苏联老大哥,挣钱挣得多,苏联老大嫂,挣钱挣得少……”  应该说,“苏联”二字,贯穿在20世纪50年代的童年生活中,抹也抹不去。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平时不开火,总是和大人一起......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先锋队 年份:2007
1956年,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是很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其中不少事今天听起来还很耳熟。这一年,中央召开了温暖人心的“知识分子问题”In 1956, China in th...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党的建设 年份:2005
大、中、小灶 1956年6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此次“工改”的基本动因,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分配制度的混乱。建国之初,供给制与工资制并存,刚进城的各...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07
在我就“除四害,讲卫生”问题进行的访问中,一些70岁往上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叹:“那年代,干净啊!”一位长期在宣传部门工作的老同志还说了这样一段话:“提起‘除四害,讲卫生...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年份:2012
一位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的老同志说:“一提起当年的‘除四害’,人们就总认为它是‘大跃进’的产物,其实它起源于建国之初,开始是为了反细菌战。”“归功”于美帝国主义1952年2...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报刊荟萃 年份:2006
大中小灶    1956年6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此次“工资改革”的基本动因,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分配制度的混乱  建国之初,供给制与工资制并存刚进城的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享受供给制,而旧有人员,包括工人店员技术人员教师职员......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金点子生意 年份:2009
古玩各种门类中,最容易不慎被“整旧如新”的恐怕就是竹木制品,而最容易引起人的“拾掇”欲望的,当属家具。因为家具经过常年年使用,最容易表面风蚀,骨架变形、零件丢失。如果不修不整,大多数根本无法使用,有的甚至都“站”不起来。但是怎么修,却大有讲究。笔者......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 来源:民风·上半月 年份:2009
一份毛泽东同志1968年1月的家庭生活收支详细账单,使我们了解了不少内容。    家庭收入中稿费居多    账目的收入部分有三栏,分别是:“上月接转14095.45元;毛泽东工资404.8元;江青工资243元。”  据毛泽东警卫李银桥说,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的稿费就达100万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