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3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1994
著名专家介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黄寿松黄寿松.1935年生于广东省大埔县。1958年南开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毕业。现任西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58─1960年曾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从事小黑麦远...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2001
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把人类从工业化时代向网络和信息时代推进。社会的这一变迁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社会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价值理念 ,使社会冲突变得日益复杂 ,并出现了...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2
哈耶克单从制度层面上把社会主义归结为一种排除私有制,实行高度计划的经济体制,认为这种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是建构理性主义,并且以自由主义价值观为标尺,断言社会主义必然...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如何"化中国",又包括"中国"如何"化马克思主义",从发生学上说,当马克思主义者思考怎样面对作为本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儒学时,儒学家们也在...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梁漱溟早年对马克思主义及以其为指导的中国革命提出了批评,学界关于梁漱溟早年排斥或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应该是客观的。但是,如果置于欧战前后欧洲社会文化思潮变动以及梁漱...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马克思对于近代西方人权观念,经历了从最初的颂扬到其后的祛魅这样一个过程。祛魅之后,马克思诉诸“人类解放”这一价值旨趣,开创出彰显马克思主义特色的新人权观。...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07
延安时期毛泽东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和中国的问题思考中国需要什么民主以及如何建设民主。这是毛泽东“中国化”思维方式在民主问题上的自觉。它给当前中国如何实现民主的中国化...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人权 年份:2004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和西方自由主义人权观的论争,是长期以来东西方价值观较量的焦点。马克思主义基于唯物史观,揭橥西方自由主义人权观在人权主体、人权客体以及人权认识论上的...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8
十月革命呈现出列宁革命观对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寻以及对无产阶级主体性和革命辩证法的自觉。正是在此意义上,列宁评价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列宁视阈中,...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信息技术 年份:2001
ASIC设计技术是EDA的关键,HDL语言的运用使ASIC设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高的通用性,能更有效地缩短设计周期,降低成本,是ASIC硬件设计领域的一次变革,对系统的硬件ASIC的设...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前一时期,伪科学在中中谓泛滥成灾,伪科学的危害也有目共睹。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伪科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扼制,但是铲除伪科学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因为现 任何荒谬的、反......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10
马克思主义在中圄的广泛传播加剧了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分化,五四后期中国生发出不同于自由主义和民族保守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围民性改造范式。合理评估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17
近代中国思想界民主话语纷呈,既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苏维埃)民主话语之争,又存在外来民主话语和本土民本话语之别。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借鉴传承创新,最终形成既异质于......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08
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大众民主(人民民主)的建设目标,并对于这种民主建设的逻辑、次序和策略等相关问题做出了努力的探索。延安时期毛泽东领导的边区民主建设是中国本土的一次民......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04
2004年4月28日,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持的“马克思论坛”第九期于文科楼八楼马哲所会议室举行。本期论坛由李萍教授做主题报告,题目为“第二轴心期与......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本文通过文本的解读,再现了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的反经济暴政思想,指出其价值意蕴在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表明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德法年鉴时期即已萌芽.重...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考察了世界人权运动演变的历程,认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其不仅推动了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人权由消极意义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向积极意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17
平等既是列宁动员俄国民众参与革命和建设的重要话语旗帜,又是他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标识.与资本主义把平等主要理解为“权利的平等”不同,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应...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1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既是一场反帝反封的军事革命战争,又是一场重构民族认同的话语战。"人民民主"就是该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的重要话语: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改善政治,发扬与提高民...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松, 来源: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本文通过文本的解读 ,再现了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的反经济暴政思想 ,指出其价值意蕴在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表明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德法年鉴时期即已...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