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笛,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2004
黄天树先生在甲骨学方面成就显著,他在甲骨卜辞的时代问题上,卜辞内容的研究方面以及《说文解字》部首与甲骨文的关系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细致的发现,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龚海莹, 来源:人民画报 年份:2019
黄天树 摄影 马悦  黄天树是当今中国古文字领域影响重大的著名学者之一。...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树,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6
甲骨新缀11例黄天树甲骨缀合是甲骨学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笔者近来在整理殷墟非王卜辞资料时,又拼合了一些碎片(过去所缀甲骨见《甲骨新缀廿二例》,载拙著《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树,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5
《甲骨文合集》校重黄天树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以下简称"合集"),是一部集大成的甲骨著录书。全书13巨册已由中华书局于1982年9月全部出齐。它的出版给甲骨学和殷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甲骨拼合集》学苑出版社2010年出版首都师范大学黄天树刘影奠伯峰李爱辉李延彦何会编著语言学二等奖...
[期刊论文] 作者:邓飞,, 来源: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对商代甲骨卜辞中的地支纪日现象,黄天树、常...
[报纸论文] 作者:杨雪梅,, 来源: 年份:2015
每年的五六月,是高校老师非常繁忙的时节,但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黄天树还是抽空赶往济南,给...
[期刊论文] 作者:董珊,,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2013
本文根据黄天树先生对殷墟卜辞分类断代的研究,确定了卜辞国族名称“周”的时代属殷墟二期,并根据文献记载古公亶父迁岐的时间相当于殷墟三期,指出殷墟卜辞“周”不会是姬姓...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树,, 来源:华夏考古 年份:2014
王宇信先生是著名的甲骨学者,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出版了《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1981年)、《甲骨学通论》(1989年)等著作,蜚声海内外,在甲骨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斗转星...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树,, 来源:汉字汉语研究 年份:2019
"■行东至河"卜辞中的"■"字,旧不识。笔者释"朕",因此字上部偏旁"■"是"舟"字,下部偏旁"■"是"■"之省。甲骨文"■(朕)"少量作"■(朕)"。卜辞偏旁位置每变动不居,既可写作左...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树,,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六书"说是汉代学者创立的关于汉字结构的系统理论。它比较切合秦汉小篆的结构类型,但不能囊括各个历史时期所有的汉字结构类型。为此,笔者建议在"六书"说的框架之上,建立一...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树,,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8
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养鹰训鹰的习俗最早见于汉代。本文根据商代甲骨文的字形和辞例,考释出田猎卜辞中的"鹰"字。由此可知,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殷人已经开始驯养鹰隼来捕捉猎...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树,,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甲骨文频率副词主要有五个:复、畐(■)、寻、或、亦。笔者在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此重新作了梳理和阐释,得到一些新的认识,频率副词如果出现在命辞和占辞中,表...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树,,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本文对甲骨文"名动相因"例子重新作了释读。其例有八类:1.动物(鱼、豕、羊、鹿、鸢、犬);2.植物(黍、米);3.人身(目、口、疋、子);4.天象地理(雨、风、雪、川、水);5.建筑(臺、邑、墉);6.......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树,, 来源:文献 年份:2004
拼音文字依据音符(字母)检索,音符(字母)数量少又有固定的排序,方便检索。反观汉字,主要依据独体形符(部首)检索,独体形符(部首)数量多又无固定的排序,不便检索。本文整理出...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树,, 来源:考古 年份:1998
殷墟出土的甲骨,总共约有15万片左右.其中,宾组卜辞占了将近50%.其数量多,内容丰富,是研究殷商历史文化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而且,以往的“甲骨断代是从宾组之确定为武丁卜...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树, 来源:文博 年份:1996
殷墟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所知道的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史料。但是,甲骨文作为史料运用的先决条件,便是其断代的确定。因此,甲骨的断代是甲骨学上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树,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5
“人头骨刻辞”是商人把俘获的异族的酋长当作人牲斩首祭祀祖先之后,在其头盖骨上刻上记事的文字,作为战胜的纪念。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里有一些关于猎首风俗的记载,弥足珍...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树,,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殷墟甲骨文是否有假设连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笔者在充分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甲骨文中的“若”字有些已经由比况(表“如同”)发展为表假设,也就是说商代卜辞......
[期刊论文] 作者:黄天树,, 来源:文献 年份:2004
自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来,迄今刚好120周年。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与流沙坠简、敦煌文书、内阁文库被并称为中国学术史上的四大发现。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