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9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如何确立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 ,是中国文化现代化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中国文化现代化只能选择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这既是由中国一系列独特的历...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 来源:唯实 年份:2000
人的活动受制于客观规律。但实践主体的能动选择和创造性活动,日益确证着客观世界的合目的性与属人的性质。尤其在社会领域,主体的价值目标及效应并不囿于历史的决定性或必然性......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01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之中.在此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多元化的文化观念正猛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正面临新的挑战和选择.江泽民同志"三个...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 来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年份:2005
马尔库塞深刻分析了现代工业文明造就人和社会的“单向度”弊病,从科学技术对人的爱欲的压抑和对人的批判理性的压抑两个方面对科学技术采取了否定性和激进的批判态度,从而试...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多元价值取向的并存以及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促使当代中国社会伦理发生分化,呈现出传统公利性伦理、市场利己性伦理与生态环境伦理并存的多元局......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4
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诸如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等实质上就是人的危机.反思人的危机的现象和根源,必须以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作为切入点.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哲学视野中的人格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身上的集中表现,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一种资格.人格随着主体对象性活动而发展和转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应摈弃附属人格、无为人格...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向人们展示了科技的社会功能和人文价值:科学技术在人们摆脱贫困、改善生存条件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科学技术使社会关系和人类社会发生了全面变革;...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西方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改造自然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如何建立一种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已经引起人类的普遍关注与探讨.科学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5
摘 要:马尔库塞深刻分析了现代工业文明造就人和社会的“单向度”弊病,从科学技术与政治统治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的需求的关系等方面对科学技术采取了否定性和激进的批判态度,从而试图寻找一条人的解放的理想之路。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虽有思想闪光,但却......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1
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分析,任何民族文化都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继承与创新、开放与重构的统一.继承而无批判,就会导致复古主义;批判若无继承,就会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开放若不重构,...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无疑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成为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与估量标尺,世界各国无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曾几何时,我们一直认为人...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1
中国的现代化 ,关键是人的现代化 ,即人的价值的不断实现和人性的不断解放与提升。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国民人格的现代转型 ,而人的现代化与人格的转型 ,首先是人的社会精神气...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 来源:洛阳师专学报 年份:1999
邓小平的价值观,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对价值理论作出的新的概括。邓小平同志的价值观不仅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科学发展观决不仅仅是对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简单补充,而是超越了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种新范式的发展理论,是解决当代人类发展问题的一个新的理论范式。要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
[会议论文] 作者:鲁献慧, 来源:中国人学学会 年份:2007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总目标、总趋向,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个重要理论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正是为人的这一发展趋向服务的。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王民选,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当前,师范类大学生哲学素质的现状与应达到的水平有较大差距。在某种意义上,这类问题的原因可归结到学生和教师对哲学的理解。以培养学生哲学素质为目标的哲学教学,应当转变教学......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鲁献启,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陆德林,鲁献慧, 来源:唯实 年份:1999
近代以来,中国的有识之士一直进行着对中华民族文化出路的自觉选择。如何批判与继承、开放与创新民族文化,至今仍是一个重要课题。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分析,任何民族文化都是历...
[期刊论文] 作者:鲁献慧,刘晓飞,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一直在深深地考问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说明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陷入了困境,我们必须深刻反思。高等教育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