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鲁彩艳, 来源: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年份:2003
该文运用室内恒温控湿好气培养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培育的土壤有机N库的供氮能力;不同C/N比有机物料掺混土壤后有机N的矿化进程以及有机C源添加对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学位论文] 作者:鲁彩艳, 来源: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年份:2008
本文以公主岭市长期定位监测基地的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15N同位素标记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化肥及其配施玉米秸秆处理土壤不同形态氮库的容量特性、释放规律及其对作物的持续供......
[期刊论文] 作者:鲁彩艳,陈欣,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04
采用室内恒温控湿好气培养法,研究了掺混不同C/N比有机物料土壤中有机氮的矿化进程,及有机碳源添加对其的影响。培养 30周的结果表明:掺混大豆粉的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速率最快,...
[期刊论文] 作者:鲁彩艳,陈欣,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03
采用室内恒温控湿好气培养试验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培育的土壤有机N库的供氮能力及不同C/N比有机物料掺混土壤后有机N的矿化特征与进程。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培育的土...
[期刊论文] 作者:鲁彩艳,陈欣,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03
土壤氮矿化-固持周转(MIT)过程与土壤供氮力及氮素损失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概述了近年来MIT过程的研究方法及其相应的模型;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生长状...
[期刊论文] 作者:史奕,鲁彩艳,等,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鲁彩艳,刘颖茹,, 来源: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份:2004
采用花盆种植冷蒿,通过剪掉不同比例的顶芽及不同枝条长度人为模拟采食行为,观测受损后构件再生生长速率。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年龄组、不同的生长季节、采食与对照间,构件的再生......
[期刊论文] 作者:房蕊,鲁彩艳,史奕,,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10
碳水化合物作为土壤有机质重要成分之一,一直被认为是较为灵敏的有机质示踪成分。在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下,CO2和O3浓度升高可改变植物群体组成,碳在地下生态系统的分配等最终间接地改变土壤化学特性。在未来大气环境变化趋势下,CO2和O3浓度升高对植物-土壤生态系......
[会议论文] 作者:史奕,鲁彩艳,陈欣, 来源: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年份:2004
把湿筛分离水稳团聚体(WAS)和室内模拟实验结合起来,调查荒地和耕地黑土中团聚体结合有机质(SOM)与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粒级水稳性团聚体表现出较强的抗分散能力,并与总有机C呈显著正相关.添加无机N培养,增加了微生物对有机C的消耗,不利于......
[期刊论文] 作者:史奕,张璐,鲁彩艳,宇万太, 来源:生态环境 年份:2003
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特定年度中,不同月份间有机物料在潮棕壤旱田、水田中有机碳分解速率及C/N变化.结果表明,4种物料(玉米秸和玉米根,水稻秸和水稻根)在潮棕壤地区温度、湿度...
[期刊论文] 作者:陈欣,史奕,鲁彩艳,王国宏,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03
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有机C、无机N添加对耕地黑土不同粒级团聚体水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添加任何物料的湿培养条件下,随团聚体粒径增大抵抗浸水分散能力减弱;添加葡萄糖...
[期刊论文] 作者:史奕,鲁彩艳,郑靖,陈欣,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02
Based on two long-term fertilization(1985-) and tillage(1990-) experiment, the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and tillage on soil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carbon(POM...
[期刊论文] 作者:鲁彩艳,隋跃宇,史奕,陈欣,, 来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年份:2006
以黑龙江省及其典型市县为代表,分析了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近50年农田粮食产量的动态变化及化肥施用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无论是粮食总产还是单位面积粮食...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壮, 陈欣, 史奕, 鲁彩艳,,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18
近30年来,过量施用磷肥导致土壤磷素累积继而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备受关注。植物根系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能活化土壤积累态磷,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已成为研究热点问题之...
[期刊论文] 作者:鲁彩艳,张庆忠,陈欣,史奕, 来源: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中国东北具有较长的非生长季,但关于旱田土壤非生长季无机氮动态变化的研究很少.本研究选用中国东北主要农田土壤-旱田草甸棕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对照不施肥,NPK和NPK+M)对非生长季土壤无机氮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机氮主要存在于20~40 cm......
[会议论文] 作者:史奕,迟光宇,鲁彩艳,陈欣, 来源:2006年全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东北国际界河流域的境内资源开发、利用及正常的生产活动所引发的跨地区生态安全问题,倍受邻国关注.本文结合东北国际界河流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该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生...
[会议论文] 作者:鲁彩艳,史奕,陈欣,隋跃宇, 来源:中国土壤学会土壤肥力与肥料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本文以黑龙江省及其典型市县为代表,分析了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近50年农田粮食产量的动态变化及化肥施用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无论是粮食总产还是单位面积...
[期刊论文] 作者:鲁彩艳,陈欣,史奕,郑靖,周全来, 来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年份:2005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随着黑土资源的不断开垦,土壤退化问题日益加剧.详述了近几十年来黑土资源质量的变化特征,分析了黑土质量退化的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
[期刊论文] 作者:马建,鲁彩艳,赵倩,陈欣,史奕,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10
AnnAGNPS模型为针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从方便该模型在中国应用的角度出发,以辽河重要支流柴河上游流域为例建立了适合该流域的AnnAGNPS模型土壤数据库,并......
[期刊论文] 作者:陈欣,张庆忠,鲁彩艳,史奕,张璐,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4
在我国东北一季作农田地区 ,秋季作物收获时土壤中累积的无机氮并不多 ,但经过秋末一段温度、湿度都适宜矿化作用又无作物生长利用的时期以后 ,封冻前旱地土壤中累积的无机氮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单施化肥的旱地农田 1m土体中累积的无机氮为 99 9kg·hm-2 ,......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