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9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燕, 魏邦宪, 刘丽,,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年份:2018
陇南市是我国四大滑坡、泥石流集中高发区之一,境内铁路交通经常受到暴雨(洪涝)、冰雹、大风、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兰渝铁路陇南段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陇南段铁路沿线天......
[期刊论文] 作者:张燕,刘丽,魏邦宪,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 年份:2018
本文通过对陇南市近几年“12121”发展状况进行总结,统计2013-2016年“12121”用户拨打数据,分析了拨打量与时间、天气等方面的关系,发现“12121”拨打量的变化与天气过程关...
[期刊论文] 作者:魏邦宪 苗婷 张燕,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7
摘要 据1961—2010年横断山区27个气象台站的实测气象数据,应用Penman-Monteith 模型、气候倾向率、反距离加权和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研究横断山区气候水分盈亏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横断山区年平均气候水分盈亏量变化较大且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干季......
[期刊论文] 作者:魏邦宪 苗婷 雷瑜,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7
摘要 本文以1961—2015年石羊河流域的武威和民勤气象站气温和降水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线型趋势分析法和距平值法分析了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气候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用气候干旱指数综合分析了该流域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干旱情况。结果表明,近55年来,石羊河流域年......
[期刊论文] 作者:王锦波, 魏邦宪, 王贤,,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8
利用地面区域站降水资料、高空场资料、云图、雷达资料,从降水实况分布、天气成因、卫星云图特征、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特征等方面分析2017年7月4—6日陇南市暴雨天气过程。结...
[期刊论文] 作者:魏邦宪, 张玉宬, 苗婷,,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7
利用川西高原红原和诺尔盖1971—2010年逐日观测资料,研究了2个站点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红原和诺尔盖这2个地区气温明显升高,其中红原约以每10年0.26℃的倾向率增高,诺尔盖...
[期刊论文] 作者:魏邦宪 安俊宝 苗婷,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7
摘要 利用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以及MICAPS系统中提供的实况和数值预报资料,对2014年6月18日夜间陇南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配合500 hPa层上切变所造成的,同时地面辐合线的触发及地形起到重......
[期刊论文] 作者:奚立宗 魏邦宪 杨彬, 来源:科技信息·下旬刊 年份:2018
摘要:针对社会的需求不断提高气象预报的服务,才能保证生产、生活的更好进行,也会逐渐推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做到就是要不断进行气象预报服务的改革,让气象预报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气象预报服务;社会需求;改进措施  随着......
[期刊论文] 作者:奚立宗 杨彬 魏邦宪,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2019
[摘 要]暴雨预报做出后,针对领导、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跟根据他们的需求不同,提供不同的气象服务。通过网络、手机短信向更多、更广的范围发布传播暴雨信息,创新、完善暴雨发布传播手段,在现有的发布、传播基础上,增加电子显示屏、乡村大喇叭。  [关键词]春季暴雨;......
[期刊论文] 作者:马敬霞, 肖志强, 魏邦宪,, 来源:干旱气象 年份:200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30日和7月21日发生在陇南灾区的2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30"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切变低涡,水汽条件和...
[期刊论文] 作者:魏邦宪,高付军,刘莉丽,,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3
采用动态学习率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利用ECMWF模式的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陇南市各县站点的中、短期(24~168 h时效)日最高温度的预报模型,并对该模型在2012年6月~2012年8月...
[期刊论文] 作者:苗婷 黄晓梅 苏军锋 魏邦宪,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7
摘要 利用甘肃省康县1971—2014年月报表中日降水数据和日照数据,运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分析了康縣连阴雨时间变化特征、突变情况和变化周期。结果表明:康县连阴雨在时间尺度上呈“两降两升”型变化。康......
[期刊论文] 作者:苏军锋,魏邦宪,张锋,彭丽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资料以及数值模式预报资料对2012年5月28日陇南局地短时强降水及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蒙古低涡冷槽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魏邦宪,杨云芸,苗婷,苏军锋, 来源: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年份:2021
文章利用甘肃省陇南市气象局409个自动气象站2 a的维护维修和改进数据记录,深入分析了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运行故障原因,创新地提出了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改进方法。改进后的雨量...
[期刊论文] 作者:苏军锋, 魏清霞, 刘丽, 张锋, 魏邦宪,, 来源:甘肃科学学报 年份:2019
为研究短时强降水形成的原因与机理,提高对短时强降水强度和落区短期预报的准确率,进一步减少因短时强降水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利用NECPFNL逐6h1°×...
[期刊论文] 作者:苏军锋,张锋,魏邦宪,刘莉丽,刘辉, 来源:干旱气象 年份:2012
短历时强降水是陇南短时临近监测预报的重点,在2011年汛期中,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其监测预警预报功能在陇南短历时强降水预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
[期刊论文] 作者:魏邦宪,苗婷,雷瑜,张燕,高付军,滕杰,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7
本文以1961—2015年石羊河流域的武威和民勤气象站气温和降水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线型趋势分析法和距平值法分析了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气候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用气候干...
[期刊论文] 作者:苏军锋,吕宏,闫惠玲,魏邦宪,杨建安,褚晓菊, 来源:干旱气象 年份:201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区域站雨量、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对2011年8月15~18日发生在陇南市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期的高温为暴雨产生积累了大量的能量,西南涡和...
[期刊论文] 作者:肖志强,陈俊,樊明,马敬霞,尹翔,魏邦宪,,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0
根据陇南山区1971~2009年气象资料和相应的小麦白粉病流行资料的对比分析,得出:陇南各地各时段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十分明显,与1971~2000年平均值比较,2001~2009年年平均气温上...
[期刊论文] 作者:魏邦宪,王晓雷,杨云芸,苏军锋,杨彬,苗婷, 来源: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年份:2021
为进一步做好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技术装备保障工作,使观测数据更加准确,文章以DSC3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为例,依据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向收集容器注入不同水位,控制流量模拟不同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