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魏欣亚,田力,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 年份:2008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突破并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培育了一批高技术产业生长点,极大地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
[会议论文] 作者:魏欣亚;徐宁;,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研管理研究分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 年份:2005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突破并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培育了一批高技术产业生长点,极大地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并......
[期刊论文] 作者:魏欣亚, 张武军,, 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年份:2008
近年来北京各高校的自主成果转化取得一定成绩,如何进一步整合北京高校的科技资源,促进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值得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都高校科技信息网"是一个为北...
[期刊论文] 作者:王金国, 魏欣亚,, 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年份:2014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通过“北京模式”的探索,形成了建设三类主体、整合三类资源、开展四类服务的运行模式,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创新服务平台之一,也是北京科技创新服务体......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经强,魏欣亚,, 来源: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年份:2008
人本管理的理念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应当坚持以人文本,贯彻人本管理理念,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民主决策机制、评价机制,注重科研文化建设....
[期刊论文] 作者:魏欣亚,张经强,, 来源: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年份:200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科技成果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和归纳了目前高校科技成果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了新时期高校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创新举措,重...
[期刊论文] 作者:魏欣亚, 张武军, 徐宁,, 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年份:2009
现代高校科研管理需要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念,构建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其......
[期刊论文] 作者:张武军,魏欣亚,任燕,, 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年份:2014
近年来,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高度关注,国家出台了诸多支持政策。对于缺乏资金和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小微企业来说,仅仅依靠国家减免税收等财政性政策措施很难发展壮大...
[期刊论文] 作者:孙建林,康永林,魏欣亚, 来源:轻合金加工技术 年份:2001
通过对铝材冷轧润滑剂典型产品的剖析得到基础油和添加剂的组成、类型和分子结构特征,并提出了铝材轧制油配方设计原则.同时还介绍了常用的润滑剂成分分析方法.上述研究有利...
[期刊论文] 作者:董成文,赫运涛,魏欣亚, 来源:研究与发展管理 年份:2008
创新体制下高校科研趋于多元化,承担国防项目和重大项目的机会逐渐增多,高校为此引入了源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高校能否适应、如何适应质量管理体系这一新生事物值得分析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杨玲莉,董成文,徐宁,魏欣亚, 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年份:2003
从确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研究成果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关系、建立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信息资源提供者与使用者的知识产权关系、规范国家科技计划实行"课题制"所形成的各参与主体的知...
[期刊论文] 作者:沈兆欣,魏欣亚,缪寅宵,弯天琪, 来源:2011《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暨军民融合发展论坛 年份:2011
2020年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新形势下,在如何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的制度、搭建军民合作平台,如何促进军民科技双向转化等方面,北京市开...
[会议论文] 作者:魏欣亚,孙建林,康永林,架信莱,杨善武, 来源:第三届北京冶金年会 年份:2002
本文研究了低碳低合金钢通过热轧,特别是终轧后的弛豫、析出过程控制及加速冷却、回火后得到的中厚板组织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低碳低合金中厚板的屈服强度可达到800MPa级,其冲击韧性,特别是低温中冲击韧性非常好,该钢的微观组织为微米级的板条状贝氏体.......
[会议论文] 作者:沈兆欣[1]魏欣亚[2]缪寅宵[1]弯天琪[1], 来源:2011《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暨军民融合发展论坛 年份:2011
2020年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新形势下,在如何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的制度、搭建军民合作平台,如何促进军民科技双向转化等方面,北京市开...
[会议论文] 作者:刘月娥,王庆华,周贵友,魏欣亚,吴荫芳,张建华,杨建安,徐宁,杨培真,李玉华,吕中强,邢丽红,董成文,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年份:2005
从科技管理机构、科技管理队伍、科技政策分析了高校科技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管理体制创新的建议:转变观念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科技管理职位实行考任制;机构的设置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运行机制既要适应研究类型,又要适应市场要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