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4
水稻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研究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由X.campestrispv.oryzicala侵染引起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已成为我省水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期刊论文] 作者: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5
湘早籼19号的选育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长沙410125)湘早籼19号(HA891037)是1984年用湘早籼3号作母本,与浙辐802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一个迟熟们早的早籼新品种。...
[期刊论文] 作者:魏子生,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2
余水糯1986—1988年参加品比试验,平均亩产473.4公斤,比余赤231—8增产22.0%,比桂武糯增产40.6%,比威优6号增产8.8%。1990年郴州地区区试,平均亩产454.8公斤,比对照威优6号增...
[期刊论文] 作者:李友荣,侯小华,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4
水稻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研究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由X.campestrispv.oryzicala侵染引起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已成为我省水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期刊论文] 作者:李友荣,魏子生,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黄二春,魏子生, 来源:湖北渔业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魏子生,李友荣,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李友荣,魏子生,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李友荣,魏子生,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0
1987-1989年,我们对水稻品种杭白叶枯病与抗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差异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包括新育成的省内外新品种 (系)、地方品种和国外...
[期刊论文] 作者:魏子生,李友荣,,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89
利用水稻品种来防治白叶枯病是经济、安全、简便的有效措施。而品种抗病的稳定性如何?1975—1987年,选择95个品种在湖南省老病区安仁县进行人工接种鉴定。每年在水稻分蘖盛...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子荣,魏子生,侯小华,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1995
病虫害是造成稻米减产和不稳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水稻育种家都十分重视品种对病虫的抗性,并育成了一批单抗或多抗品种在生产上应用。我们在评价水稻种质对白叶枯病抗性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08
用IR36与广解9号杂交,经抗多种病虫害定向选择,育成早籼新品种湘早籼3号及姊妹系HA79317-4,表现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白背飞虱、褐飞虱,米质优,在长江流域用作早籼育种的多抗...
[期刊论文] 作者:侯小华,李友荣,魏子生,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1
1996~1999年,对267份参加省区试的水稻品种(系、组合)进行了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其中常规稻122份,杂交稻145份。结果表明,湘早籼19号、湘早籼24号等12个新品系、培两优特青等3个杂交......
[期刊论文] 作者:侯小华,李友荣,魏子生,, 来源:作物研究 年份:2010
湖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安仁基点通过对水稻白叶枯病的多年研究,找到了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规律,提出了以选用抗病、优质、高产品种为中心,以栽培管理为基础,药剂防治为辅的防...
[期刊论文] 作者: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08
1983-2007年,对南方稻区水稻区域试验品种、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805个参试品种、组合中,78个表现抗白叶枯病,抗病品种频率为4.3%;其中,常规水稻74个,占抗病品......
[期刊论文] 作者: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8
用早籼稻品种(系)分期播种,露地育秧,在自然低温条件下评价苗期抗寒性,并分析了供试品种的感温指数。结果表明,早籼品种的苗期抗寒性因其遗传背景不同而差异显著。湘糯1号和野......
[期刊论文] 作者:侯小华,李友荣,魏子生,,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7
湖南省农科院安仁基点从事水稻白叶枯病研究、鉴定及多抗性水稻新品种选育逾30 a。基点研究证明了白叶枯病细菌侵染是系统浸染,并从鉴定的国内外资源材料中获得一批高抗、抗...
[期刊论文] 作者: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8
1985~2006年,对湖南省水稻区域试验参试的832个杂交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组合2个,中抗组合71个,抗病组合频率分别为0.2%和8.6%。不同时期和不同生态型杂交水稻的抗......
[期刊论文] 作者: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9
1989—1998年,我们在评价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白叶枯病抗性和选育抗病新组合的基础上,对我省育成的实用两用不育系和两系品种间杂交组合杂种一代的白叶枯病抗性进行研究,以期为选育抗白叶枯......
[期刊论文] 作者: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 来源:湖南农业 年份:1997
湘早籼 19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迟熟早籼新品种,1995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6年望城县推广7000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458.4公斤,比浙733增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