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3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公民教育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 2 0 0 4年 1 0月举办了国际公民教育研讨会 ,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着公民教育的理论与...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15
"立德树人"与"以文化人"之间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以及大学"立德树人"的价值理想与实践效果之间的鸿沟,都需要对大学"立德树人"进行文化省思,需要以文化"观"教育,以教育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攀登 年份:2009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发展系统中的科技力与人文力、物质力与精神力、外在认识力与自我认识力在人的发展实践中严重失衡,无法实现有效制衡,带来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年份:2015
基于部分大学教师成为“事务主义者”、“教书匠”和“纯粹职业者”的角色所呈现出“精神虚无、激情缺失、德性迷失”的现实扫描,基于“立德树人”的目标需要、教师主体的存...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8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史,改革推动了生活观的变革,开放催生了生活观的解放。在改革开放40年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认识呈现出从生存、享受...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理论与改革 年份:2008
建构和谐社会除了需要关注国内背景外,还需要探讨现代性风险背景,关注建构和谐社会面临的现代性生态风险、社会变迁风险和时空风险。唯此,才能更深刻地显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20
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治理方案之所以带来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的威胁,深层次原因是其本身存在严重的正义价值缺失。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国际社会新秩序的...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风险社会是理性化的现代化自反的结果。理性的现代化仍然是正在进行的行动,风险也正在增强,因而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人造风险。风险意识是面向未来的反思,这种反思具有自觉和......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红旗文稿 年份:201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实践和理论创新的起点。理论研究坚持“问题导向”,要回答“问题”从哪里来,又走向哪里去。当前我国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理论与现代化 年份:2010
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使得人的自我本体性安全基础发生了转变,现代人普遍遭遇着生存焦虑,人们在面对将要发生的、与己密切相关的事情时会产生一种由焦躁、不安、忧虑、抑郁等感......
[报纸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 年份:2004
提要$$广东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又是经济发达省份,必须要为全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做表率、树标杆。当然,广东经济活力充沛,新动能培育较早,实体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并具有一......
[报纸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 年份:2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广东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日前,第12......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江苏高教 年份:2016
大学教师的意义世界、精神底蕴、心灵契约的完满、充盈与健康,是教师自身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学教师的意义世界是作为教师的"人"的意义世界和作为人的"教师"的意义世界的统谐......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教育与教学研究 年份:2015
在当前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部分教育者还运用概念思维方式,教学中充斥着抽象性概念的说教,讲授的内容与日常生活隔离,价值观念形态凝固性,缺乏创新性与发展性,使得本...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理论探索 年份:2019
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性、隐晦性的话语表述方式客观上带来了其实践正义理论新景象的遮蔽,甚至引发了塔克尔、伍德等人误解,指责他没有正义理论,患上了“道义贫血症”。为了更...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红旗文稿 年份:2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人类...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20
近年来"反向春运"应运而生,渐成新风尚。"反向春运"的出现,客观上与春运运输资源倒挂有关,反映了民众对传统春运瞬时集中的出行需求与运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开始自觉调整;主...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马克思人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运用综合的方法,怀着对完整的个体生存与命运的深度关切,把从事感性活动的现实的人确定为新人学的前提和起点,并从实践、社会和个性三个向度展开......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传统人学对人的理解基本有两种向度,即超验生存观和自然主义生存观。马克思扬弃了这两种基本人学态度.从实践和生存出发去思考和审视人。马克思人学认为,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传光,, 来源:探索 年份:2010
当代道德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认识:提高人的道德觉悟、思想水平重要的在于找到人的本质、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实现对人一劳永逸的把握。这是一种本质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