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小红,, 来源:书城 年份:1994
高长虹二十年代搞狂飙运动,在文学界曾有过一定影响。近年《高长虹文集》已经出版,有些人在搜集高长虹的传记资料,并对高长虹开展了初步的研究。这些成果已编入《高长虹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在阅读《鲁迅全集》过程中,经常要涉及“狂飙文人”高长虹,《鲁迅日记》中,关于高长虹的记载有85处;鲁迅杂文中,涉及高长虹的有十余篇三十余处;鲁迅书信(特别是在《两地书》)中,更有不...
[期刊论文] 作者:宇新,,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09
年老痴呆,偶然翻阅旧日笔记,有一则高长虹先生在西安的资料,现抄录于后,弥补高长虹先生这一段行踪的空缺。1941年8月15日出版的《西北文化月刊》,刊载克宁《高长虹来陕》访问...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04
由长期致力于高长虹研究的学者廖久明撰著的《高长虹年谱》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年谱》45万多字,详尽地展示了高长虹一生。作者在《序:一个赤诚爱国而又特立独行的人》中,以...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1996
高长虹晚年是否疯了?阎继经在他的新著《历史的沉重》中,就高长虹晚年的情况,引述了两个知情人的说法:舒群同志回忆说:"延安时,他的精神就不正常了。……1946年,东北局迁哈尔滨,高长虹也来...
[期刊论文] 作者:郝雨,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00
高长虹从一正式走上文坛 ,就有着十分明确的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发动一场“狂飙运动”的强烈愿望和追求。董大中先生早就指出高长虹的“狂飙运动”完全可称作是歌德“...
[期刊论文] 作者:赵冰波,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鲁迅之所以与高长虹构怨,传统观点认为:一是因《莽原》一事高长虹对鲁迅有过中伤;二是鲁迅听信了高长虹对许广平单相思并对自己有讥刺言词的传言。其实另有第三种原因,即由于...
[期刊论文] 作者:张清祥,,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高长虹年谱》是近年来关于高长虹研究的一部力作,是研究者多年来持之以恒、潜心研究的丰硕成果,具有“广泛收集、资料翔实”、“态度严谨、小心求证”和“视域开阔、富于创新...
[学位论文] 作者:孙连山, 来源:南开大学 年份:2010
本文拟从“虚无主义”角度切入高长虹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高长虹一生命运浮沉的深层次原因。具体的研究目标为:《奔月》注8对高长虹具有“虚无主义色彩”的定性是否准确;...
[期刊论文] 作者:许凤才,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5
摘 要:郁达夫一生朋友众多,但与20世纪前半叶颇具传奇色彩的“狂飙社”创立者之一的高长虹交集并不多。然而,高长虹却多次在其作品中对郁达夫出言不逊,甚至恶语相向。...通过爬梳《高长虹全集》中有关郁达夫的数段描述,分析高长虹写给朋友的信件、公开发表的杂感以及评论文章,可以判断出,高长虹对之耿耿于怀的原因并不是非常严重的恩怨是非,而是他误听误信他人的流言蜚语而产生的误解和偏见...
[期刊论文] 作者:程思远,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1990
在九十年代第一春到来的时候,欣闻《高长虹文集》发行,这是出版界繁荣昌盛的体现。高长虹先生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蜚声文坛的现代作家,他的杂文以激情洋溢可与周作人...
[期刊论文] 作者:顾农,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16
山西青年文学家高长虹(1898—1956?)于1924年秋天到北京从事思想文学活动,主持《狂飙》周刊,年底通过孙伏园结识了鲁迅。...1925年春,鲁迅主办《莽原》周刊,高长虹及狂飙社其他成员积极参加,在这里发表了不少作品。其间鲁迅曾帮助高长虹出版诗与小说的合集《心的探险》,亲自为之设计封面,列入自己主编的《乌合丛书》之中。  ...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斌,,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11
《白蛇》是独幕五场剧,1929年4月高长虹游镇江时所作,发表于《长虹周刊》第十九期(1929年6月8日)。《白蛇》极具表现主义特色,是高长虹的著名剧作之一。1高长虹思想激越,对社...
[期刊论文] 作者:言行,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96
有的好心朋友对高长虹晚年遭际的实际情形不了解,发出了这样的慨叹:“一个很明显的事实:高长虹到解放区后,创作热情不仅没有被大大地激发出来,反而逐步走向萎缩,日趋衰落,终...
[期刊论文] 作者:廖久明,,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04
在《高长虹文集》出版前,就高长虹与鲁迅的冲突而言,人们还能从鲁迅的文章中看见鲁迅的一面之词;就高长虹与周作人的冲突而言,由于周作人论战中的文章未收入文集,依然保...
[学位论文] 作者:魏晨飞, 来源:湖北大学 年份:2019
高长虹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极具争议且富有才情的人物,半个多世纪以来,他被正统文学史忽视,文学界谣诼,研究者漠视,于学术界于人物而言,这都是极大的损失与伤害。...返回到历史现场,回归到历史语境,无论是高长虹的作品,还是在他者的眼中,高长虹的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多元的面相。...本文通过现存的高长虹文集和不同人物或不同群体对高长虹生前的评价,希望较真实地还原不同时期的高长虹形象及高长虹形象的变化过程,并探析造成...
[学位论文] 作者:张敏,, 来源: 年份:2013
《心的探险》是高长虹早期创作的精选作品,创作于1923年-1924年间,最初多发表于高长虹主编的《狂飙》周刊和鲁迅领导的《莽原》周刊上,后经鲁迅选编,交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发行。本...
[期刊论文] 作者:赵润生,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02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发生的山西作家高长虹与鲁迅的冲突中,牵扯到高长虹的一首诗。这就是高长虹发表在1926年11月21日《狂飙》周刊第七期的两首《给——》中的第二首,文学界习惯地称这首诗...
[期刊论文] 作者:张清祥,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廖久明先生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最终成果《高长虹年谱》,2011年8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发出版,这既是廖久明先生继《高长虹文集》(4卷本)(第一副主编)和《一群被惊醒的人—...
[期刊论文] 作者:刘逢敏, 来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刘心武的一篇告诫青年勿“重蹈高长虹的覆辙”的《长虹的湮灭》引发了王彬彬、董大中等人批评论争文章。①“湮灭”了许久的高长虹,重被人注目,也是件喜剧性的好事。王董二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