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高见泽磨,, 来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年份:1999
本文认为,中国解决纠纷很多场合是通过"调解武的网络"来进行的,方式是"说理心服"。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四个原因,即司法机关和当事人因力量不足而不能运用判决以及强制执行,判...
[期刊论文] 作者:高见泽磨,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滋贺秀三(日)1983年论文指出从1979年刑法中可以看出与律相似之处。滋贺所提观点虽有不足,但除了在1997年刑法取消比照以外,时至今日基本上他的看法是妥当的。不过,关于量刑(滋...
[期刊论文] 作者:高见泽磨, 来源: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0
以国际关系的变动为切入点,考察日本历史上重大的法律变革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比较日中两国近代法律变革所经历的基本路径及其得失成败,对中国的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的研究无疑具有启发性。......
[会议论文] 作者:高见泽磨,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教育部 年份:2009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民法学史上著名学者之一我妻荣(WAGATSUMA)Sakae1897-1973)对中华民国民法典的注解,试图考察既法典继受之外,东亚近代法制史上学说继受的主要动向。...
[期刊论文] 作者:易平,, 来源:北大法律评论 年份:2004
高见泽磨(Takamieawa Osamu)先生的近著《现代中国的纠纷和法》(以下简称《纠纷》)是一部探讨现代中国纠纷的形式及解纷制度的著作(页1)。作者通过对1949年以来所颁布的大量...
[期刊论文] 作者:高见泽磨,李彪,,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1993
本篇文章是介绍1981年开始到1991年10年间日本对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概况。写作中参照了滋贺秀三著的《日本对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和现状》(中国法律史学会主编《法律史论丛》第三...
[期刊论文] 作者:高见泽 磨,李彪,,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1993
三、明清1981年岛田正郎著有《论清律的成立》(《法律论丛》五四一二二三)。从黄册清本一直追溯到各种谕旨奏折,揭示清楚清律是如何成立的。滋贺秀三著《清代诉讼制度中对民...
[期刊论文] 作者:周思宇, 来源:视界观 年份:2021
《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是日本学者高见泽磨先生博士论文的增补,在他看来,中国的纠纷解决统统具有调解的性质并将其归纳为“说服——心理”模式。文章通过梳理该书之脉络,厘清该模式在现今中国司法实践中的现状...
[期刊论文] 作者:高见泽磨,张丹,,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滋贺秀三(日)1983年论文指出从1979年刑法中可以看出与律相似之处。滋贺所提观点虽有不足,但除了在1997年刑法取消比照以外,时至今日基本上他的看法是妥当的。不过,关于量刑(...
[学位论文] 作者:高见泽磨, 魏敏,, 来源:法律史评论 年份:2004
该著作(寺田浩明著《中国法制史》,下文同。译者注)是"为了在法学院进行‘中国法制史’或‘东洋法制史’等教学科目的教科书"(第381页)。在解析"清代法秩序的实际情形"(...
[期刊论文] 作者:高见泽磨,张丹,, 来源:法学教育研究 年份:2011
序本文概观日本的法学教育之历史、现状与课题。'法'该如何定义?围绕这个问题,法学的定义以及法学教育的定义都会随之而变化。日本从6世纪末起引进中国的制度,8世纪...
[期刊论文] 作者:高见泽磨,张岱维,, 来源: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 年份:1999
1998年11月5日(星期四)下午3点至5点,我们参观了中国政法大学(海淀区校园)图书馆(中国政法大学除此以外还有郊外的昌平县校园)。这次参观是由于中国政法大学郑秦教授的热切...
[期刊论文] 作者:高见泽磨,郭洁敏, 来源:国外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2000
王晨、季卫东、王亚新是当今活跃在日本法律界的中国研究者。他们80年代留学于京都大学法学部,取得了博士学位,现在都在日本的大学执教。本文拟就他们的近著谈谈日本学者对...
[期刊论文] 作者:高见泽磨,马玉珍,, 来源:城市史研究 年份:2002
前言本文的目的是将大清律例作为近代(从鸦片战争前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以前中国法制的最高点,来考察近代以来从旧的法制转入西方近代型法制的进程中,中国都市景观的...
[期刊论文] 作者:高见泽磨,何勤华,李秀清,曲阳, 来源: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年份:2003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