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庚山,高荟瑗,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1990
本文经食管电生理评价静脉注射国产氯卡胺对36例预激综合征(WPW)旁道(AP)前传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卡胺可使25/36例(69.4%)WPW体表ECG预激消失;21/36例(58.3%)在调搏范围...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军,王晋明,高荟瑗,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1990
患者男性,56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既往有典型心绞痛发作史。1986年10月曾住我院证实有多发性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因虑于冠心病未行手术。1987年3月21日晚8时因进食粉蒸肉...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军,李庚山,高荟瑗,, 来源:起搏与心脏 年份:1988
自1981年Scheinman等首先使用经导管心内电灼法阻断希氏束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以来,心内电灼法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又有了许多突破性进展。本文...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军,李庚山,高荟瑗, 来源: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1987
自发现复极延迟与心脏猝死有关以来,Q—Tc 间期一直引人注目。近年来的研究表 明,急性心肌梗塞(AMI)时 Q—Tc 间期的改变为判断其预后的重要参数。本文旨在探讨 AMI 时 Q—T...
[期刊论文] 作者:高荟瑗,李建军,胡佑伦,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1985
在心血管电生理及药理学研究中常以狗为实验对象,体表心电图的变化虽是常用指标,但它测不出房室结和希氏束浦顷野系统的电活动。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希氏束电图则弥补了这一不...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军,李庚山,高荟瑗, 来源: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1988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预后估价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学者曾致力于AMI的预后因素研究,亦设想了一些预后公式,但应用结果并非一致。本文分析我科1982年4月~1988年3月收治...
[期刊论文] 作者:黄从新,李庚山,高荟瑗,, 来源:湖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通过硝基四氮唑兰(N-BT)染色及 Swan-Ganz 导管监测心输出量(CO)等方法,观察了25条麻醉开胸犬急性心肌梗塞后梗塞范围(IS)对 CO的影响。结果表叫,随着 IS 的扩大,其 CO、心脏...
[期刊论文] 作者:邓丽元,李庚山,高荟瑗, 来源:新医学 年份:1984
临床资料三相阻滞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大类。室上性冲动落入生理不应期出现室内差异性传导称生理性三相阻滞,通常属于功能性传导阻滞;柬支损伤所致的不应期异常延长引起...
[期刊论文] 作者:唐其柱,李庚山,高荟瑗,, 来源:起搏与心脏 年份:1990
经静脉导管消融治疗顽固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是近十年来心血管病学的进展之一。晚近,许多学者在能量形式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又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文特作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唐其柱,李庚山,高荟瑗,,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年份:1991
一、概述自从1981年Scheinman等首先用心内直流电电击阻断希氏束成功以来,经静脉导管传送直流电心内消融已成为一种控制难治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用的方法。但是,随着临床应...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军,许家琍,李庚山,高荟瑗,, 来源:起搏与心脏 年份:1990
大量实验研究证实,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心肌之血供虽能迅速恢复,但却存在着暂时的舒缩功能障碍,其持续时间从10分钟到数日不等。这种心肌缺血后局部心肌功能的暂时丧失...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军,李庚山,高荟瑗,蒋锡嘉,施冰,, 来源:湖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7
12条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狗经公式((逸搏频率)/(85))×对照心排血量)推算出的心排血量为2.14±0.53L/min,实际测得的心排血量为2.02±0.47L/min,平均相对差值为5.6%。结果提示...
[期刊论文] 作者:夏宗彦,高荟瑗,纪荣辉,郑辉荣,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1985
高血压是一种症状。表现有高血压的疾病很多,大致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分析高血压的病因,既能使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得到根治,又可以使原发性高血压得到...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庚山,高荟瑗,李建军,蒋锡嘉,施冰,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1987
7条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HB)狗血液动力学研究表明,急性CHB时心排血量(CO)下降53%;18天后CO较前增加12%(P0.05)。提示CHB的临床后果与CHB发生急缓不无关系。Seven hemodyna...
[期刊论文] 作者:高荟瑗,侯桂芝,蒋锡嘉,邓汉华,, 来源:武汉医学杂志 年份:1986
近10余年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日益受到临床上的重视。它主要由于病变累及窦房结、心房肌及下部传导系统。其中以窦房结病变最为突出,而Sick Sinus Syn...
[期刊论文] 作者:张庆华,高荟瑗,王晋明,纪荣辉,, 来源:起搏与心脏 年份:1989
临床上传统应用Courand心导管(普通心导管)行右心导管检查和造影。当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并右室压力显著增高时,如重度肺动脉瓣狭窄或法乐氏三联征等,普通心导管就...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军,李庚山,高荟瑗,任淑云,童世琼,, 来源: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1988
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上速)的药物较多,但对这些药物转复室上速的疗效比较报道尚少。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84年1月~1986年8月间住院及急诊室经药物转复室上速41例...
[期刊论文] 作者:刘伟宏,李庚山,高荟瑗,江洪,周秋凤,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江洪,李庚山,高荟瑗,王晋明,许加琍,,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1989
报告应用 Ic 类抗心律失常药治疗5例 WPW 伴房扑、房颤的结果,分析其作用机理,认为:WPW 伴房扑、房颤时,Ic 类药物可能是理想的首选;比较几种主要 Ic 类药,认为:治疗本病使用...
[期刊论文] 作者:孙卉,李庚山,高荟瑗,胡佑伦,蒋锡嘉,, 来源:起搏与心脏 年份:1987
本文采用标準微电极技术,观察了0.64、1.25和2.5mg/L三种浓度氯卡胺灌流液对离体豚鼠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探讨该药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氯卡胺明显抑制Vm...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