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凉, 来源:诗潮 年份:2016
燕郊道上  久住樊笼间,竟曰心抑郁。  投闲出郊垌,驱车期远目。  道上往来人,名利自相逐。  燕赵连尘霾,犹似世情覆。  抚手喟然叹,何时返芬馥。  庚寅孟冬过浔阳,席间分韵得“破”字,别后寄江右诸师友  江风逐浮云,仙侣移舟过。  一盏琉璃光,清芬弥满座......
[期刊论文] 作者:周忠泰, 周江月, 来源: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年份:2022
以《宋书》所记高凉郡至广州里程为突破口,先通过高州、阳江周边郡县里程比较,证明历史上刘宋高凉郡治在高州。然后以正史为据,明确汉末至隋唐高凉郡治多在高州。...在源头清楚基础上,又梳理唐至清方志对高凉郡记述,进一步明确高凉郡多治高州,同时又探讨高凉郡阳江说的来龙去脉,找出其错误源头是先误把思平县当恩平县,再误把思平县当安宁县。...最后,在“源清流洁”基础上,从历史、民俗、姓氏等角度,证明汉末至南朝高凉郡治在今...
[期刊论文] 作者:郑显国,, 来源:南方论刊 年份:2012
从高凉郡县的建置至废立的历史沿革,证明高凉是一个大的地域概念,其范围是粤西大部分地域。高凉郡县之得名是因地、气候,而非因山;《隋书》、《北史》所说的高凉是的指大高凉...
[期刊论文] 作者:钟炜,徐洲,,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2015
高凉冯氏家族是继冼夫人后,在高凉、海南俚区兴起的地方豪酋势力。其族属来源有两说,一说源自北燕鲜卑化汉族,一说源自岭南蛮族。本文从东晋南朝政局出发,认为冯氏南迁有其合...
[期刊论文] 作者:林风,陈睿, 来源:茂名学院学报 年份:2005
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列举大量事实论证冼夫人时代高凉的社会性质.文章认为,东汉永元年间(公元89-105年),岭南进入封建社会;南朝初期刘宋时代(公元420-479年),高凉进入封...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茂名学院学报 年份:2005
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列举大量事实论证冼夫人时代高凉的社会性质.文章认为,东汉永元年间(公元89-105年),岭南进入封建社会;南朝初期刘宋时代(公元420-479年),高凉进入封...
[期刊论文] 作者:周忠泰,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1
在唐代之前,岭南有不少"高"字作词首和含有"凉(梁)"字的地名,如"高凉"和"陆梁"等,这类地名,许多专家学者曾作过考证和分析。文章从古越语的角度,以"高凉(梁)""陆梁"为例子,分析这些地名的含义...
[期刊论文] 作者:杨瀚波,何克勤,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1996
茂名高州,古称高凉,是我国重要的荔枝产区。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汉朝,高州就已开始种植...
[期刊论文] 作者:高焕,, 来源: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0
高凉地是俚人的聚居区,僻居山地,造成了其封闭性和落后性。汉人的不断迁入,古高凉地区开始出现汉俚杂居局面...
[期刊论文] 作者:高焕,, 来源: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南朝时期,古高凉俚汉民族融合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出现俚汉民族融合的高潮,到唐初古高凉地区俚人基本融入汉族群体当中。当然,在俚人汉化的过程中,俚人的习俗有所保留,汉人也...
[学位论文] 作者:高焕, 来源:广州大学 年份:2004
该论文所指古高凉的地理范围,系指汉高凉县之辖境,包括今之阳江、阳春、电白、高州、化州、吴川等县及茂名市一带,从自然地理角度主要是指现今的漠阳江流域和鉴江流域.就目前...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佐泉,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高凉冼氏与冯氏联姻,导致民族融合,形成"俚蛮汉化",走"民族团结"或"文化融合"的路子.冯氏似非汉人.卷一一零为,将冯盎与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黑齿常之...
[期刊论文] 作者:钟炜,, 来源:茂名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梁隋间,以冼夫人为首的高凉冼冯势力鹤然崛起,在岭南占据重要地位,然至唐中叶后其后裔势力骤衰。分析原因,认为除政治斗争外,其兴衰还与高凉交通地位变化,东晋以后历次人口大...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华书画家 年份:2019
高凉,本名刘挺,广东人,客北京,别署拾梦斋主人,又号采芦道人,编剧。著有传奇剧本《洛神》《垂虹记》《拾梦斋谈曲》《拾梦斋闲话》《拾梦诗文存》《南戏声腔考》等。  ...
[期刊论文] 作者:高焕,高国珍,, 来源: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南北朝后期,古高凉俚汉之间的民族融合有日益增强的趋势,但在俚汉融合的道路上。还存在着来自两方面的巨大阻力,一方面来自那些企图拉拢和蒙蔽俚人来为自己争夺地盘的汉族军阀、...
[期刊论文] 作者:江肇钦,, 来源:南方论刊 年份:2017
高凉岭森林公园不管是山体结构,还是开发利用,都颇具特色。这为弘扬冼太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其旅游资源未能得以充分利用,经济效益不尽人意。为加快高凉岭冼太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刘影虹,,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年份:2009
本文以冯氏家族所控高凉地区的正州化个案,探讨唐王...
[期刊论文] 作者:邹继海,宁林,, 来源:岭南音乐 年份:2016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会议论文] 作者:彭洁莹, 来源:地方文献保护与整理出版研讨会 年份:2018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平定南越,置桂林、南海、象郡,化州与茂名、吴川、石城同属象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珠崖、儋耳、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化州属合浦郡,而合浦郡又开徐闻、高凉...、合浦、临允、朱庐五县,化州属高凉县.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吴分汉高凉县,立高凉郡,又立高兴郡,化州属高兴郡.晋太康元年(280),设高凉、高兴郡,仍吴制.晋太康中,撤高兴郡并入高凉郡...
[期刊论文] 作者:周朝运,王福兴, 来源:中国职工教育 年份:1998
广东省高州市地方税务局于1995年3月成立,并独立运作;该局机关共设11个科室、分局,基层设31个征收单位,现有员工300多名,负责15100多户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工商业的地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