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2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汪天平,秦形远,吕大兵,肖详,朱传刚,方国仁,吴维铎,马维聚, 来源: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5
开发滩涂控制江心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的研究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芜湖241000汪天平,秦形远,吕大兵,肖详,朱传刚,方国仁,吴维铎,马维聚,罗俊平,徐伏牛和县血吸虫病防治站薛彦金,吴代刚,彭宏...
[期刊论文] 作者:汪天平,秦形远,吕大兵,肖详,朱传刚,方国仁,吴维铎,马维聚,罗俊平,徐伏牛,薛彦金,吴代刚,彭宏传,张邦柱,徐明荣, 来源: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5
开发滩涂控制江心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的研究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芜湖241000汪天平,秦形远,吕大兵,肖详,朱传刚,方国仁,吴维铎,马维聚,罗俊平,徐伏牛和县血吸虫病防治站薛彦金,吴代刚,彭宏...
[期刊论文] 作者:马维聚,陈大林, 来源: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年份:1994
【正】 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第二届代表大会于1994年12月16日~17日在芜湖市召开。来自全省44个地、市、县和省直、高等医学院校,中等卫校、铁路及...
[期刊论文] 作者:葛继华,马维聚,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2
全国血防站(所)长管理班最后一期已于1991年11月8日在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干部培训中心结业。来自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安徽、四川、云南血吸虫病流行县、地的40位学员,圆...
[期刊论文] 作者:葛继华,马维聚,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1
来自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农场)、地(市)的36位学员于1901年5月20日到6月18日参加了在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干部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第...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维督,马维聚,, 来源:安徽医学 年份:1980
吡喹酮为治疗血吸虫病新药。自1978年以来,我国临床已用于治疗各期血吸虫病及夹杂症血吸虫病。据报道,该药具有疗效高、毒性小、疗程短等特点,对心血管的副反应亦较轻。我们...
[期刊论文] 作者:夏惠,胡守锋,马维聚,葛继华,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2004
目的观察抗蚴灵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化液治疗蠕形螨病的疗效.方法应用该药治疗面部蠕形螨感染者447例,其中随机观察有粉刺、皮疹和脓疱疹患者30例,治疗20 d后复查阴转例数并观...
[期刊论文] 作者:胡守锋,夏惠,马维聚,葛继华,陈兴保,, 来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年份:2006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OP乳化剂溶液治疗门诊疥疮患者75例,1个疗程治愈率为90.67%,分别使用二丁酯-OP乳化剂溶液和疥宁霜治疗体检疥疮患者各80例,1个疗程治愈率分别为92.5%和82.50%,差异有......
[期刊论文] 作者:何家昶,吴维铎,陶承国,张世清,马维聚,钟读敏, 来源:安徽医学 年份:1994
近年来,发现沿江血吸虫病疫区急性血吸虫病(简称急血)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并与水文气象因素有一定关系。本文对探讨我5个流行县1987~1991年的长江水位及降雨量与同期...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明,王之怀,尹晓梅,汪昊,王勇,季虹,吴维铎,马维聚,, 来源: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 年份:1998
通过建立的冰冻—加热浓缩法,将尿样浓缩20倍。应用 McAb-RIHA 和 McAb-Dot-ELISA 平行对比检测了83份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和110例慢性血吸虫病尿样。前者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
[期刊论文] 作者:汪天平,秦形远,吕大兵,肖祥,朱传刚,方国仁,吴维铎,马维聚, 来源: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年份:1995
本文报道了安徽省和县陈桥江心洲滩开展以治理滩地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结果显示,4年间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开发前7.58%降至0.8%,下降了89.4%,急性感染...
[期刊论文] 作者:王之怀,马维聚,胡万富,许强,谢静芬,尹小梅,陈大林,徐伏牛,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89
热处理超声虫卵(简称“热超卵”),由于制作方法简便,易於程序标准化,作为环卵沉淀试验(简称COPT)的反应原日渐增多。关于其敏感性及其与常规冰冻干燥虫卵(简称“冻干卵”)之...
[期刊论文] 作者:胡万富,马维聚,王之怀,许强,陈大林,管其洲,谢静芬,尹小梅,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1
70年代,国内学者曾提出COPT使用的日本血吸虫冻干卵抗原应以重感染兔血清检测,环沉率大于30%才具有实用价值,此规定一直沿用至今。至于达到此标准的干卵存在的差异及对COPT结...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亮俭,吴光力,裘中传,管文九,马维聚,王之怀,尹小梅,李家,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0
我们曾对改良加藤法(Kato法)诊断血吸虫病的效果做过一些研究,认为1次收取5~10g粪样用该法做4张涂片,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且操作简便又经济。我市自1985年推广应用,效果满意。但...
[期刊论文] 作者:汪天平,秦形远,吕大兵,肖祥,朱传刚,方国仁,吴维铎,马维聚,罗, 来源: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马维聚,王之怀,胡万富,许强,谢静芬,管其洲,尹小梅,郝晓君,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89
本研究通过对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兔血清实验结果分析,证实了影响其COPT反应活性的主要因素是血清γ-球蛋白的含量水平。首次提出以感染兔血清作为COPT抗原活性检测的标准血清必...
[期刊论文] 作者:石亮俭,吴光力,裘中传,管文九,马维聚,王之怀,尹小梅,李家泉,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0
我们曾对改良加藤法(Kato法)诊断血吸虫病的效果做过一些研究,认为1次收取5~10g粪样用该法做4张涂片,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且操作简便又经济。我市自1985年推广应用,效果满意。但...
[期刊论文] 作者:胡万富,马维聚,王之怀,许强,陈大林,管其洲,谢静芬,尹小梅,郝晓君,徐伏牛,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1
70年代,国内学者曾提出COPT使用的日本血吸虫冻干卵抗原应以重感染兔血清检测,环沉率大于30%才具有实用价值,此规定一直沿用至今。至于达到此标准的干卵存在的差异及对COPT结...
[期刊论文] 作者:罗俊平,王之怀,马维聚,胡万富,管其洲,陶文琴,许强,谢静芬,周莉,张耀壁,陈大林,姚昇, 来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0
我们在实验室用沙门氏菌感染已经感染日本血吸虫(以下简称血吸虫)的小鼠,并用离体血吸虫与沙门氏菌混合培养,以观察沙门氏菌粘附于血吸虫的情况。 方法 1 体内实验 以感染血...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世清,梅继德,汪天平,李启杨,苏高柏,赵志贤,张功华,陶承国,吴维铎,徐伏牛,王恩木,马维聚,罗俊平,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6
本文分析了洲滩型地区急性血吸虫病流行因素,结果显示:20岁以下为主要感染发病人群,急性感染发生与接触疫水方式密切相关,急感病人有明显的区域聚集性,外来人口急感发病率显著高于疫......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