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树支,吴梅英,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我科于1986年10月收治1例右手掌被冲床压伤造成组织严重缺损,采用带旋髂深动脉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Ⅰ期修复,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戴××,男性,22...
[期刊论文] 作者:马树支,李起鸿,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份:1991
1986年12月~1990年10月,先后采用自行研制的微型外固定器加压治疗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60例。经临床6个月至4年的观察,尚无一例感染,也未出现髌腱炎和膝关节早期退变。该固定器...
[期刊论文] 作者:马树支,周仲安,李起鸿, 来源: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初同伟,吴梅英,马树支,王大勇,,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2004
目的观察不完全性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病理改变、灰质血流量、运动诱发电位及运动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过邦辅的脊髓腹侧损伤模型造成兔不完全性急性脊髓...
[期刊论文] 作者:马树支,许建中,吴梅英,李起鸿,周强, 来源:西藏医药 年份:1999
目的:评估骨外固定治疗严重胫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5例骨折均采用骨外固定治疗。骨断端相对稳定者采用骨断端直接加压固定,粉碎性或多段粉碎骨折整复后行中立......
[期刊论文] 作者:谢肇,吴雪晖,张劲松,许建中,周强,马树支, 来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年份:2004
目的 观察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结合前路或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急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46例.术后随访6~32个月,定...
[期刊论文] 作者:吴雪晖,谢肇,何清义,王序全,马树支,张劲松, 来源: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年份:2007
目的评价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1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AO的Muller分类31-A2型8例,31-A3型4例,采用PFN-A治疗,统计...
[期刊论文] 作者:周强,许建中,谭祖键,王序全,马树支,代飞,吴雪晖, 来源: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2005
目的观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钛板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3月~2004年5月有68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接受前路减压、结构性植骨及钛板...
[期刊论文] 作者:吴雪晖,许建中,李起鸿,杨柳,王序全,谭祖键,马树支,周强, 来源: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2004
目前骨折治疗中使用的多为金属内置物,其最大的缺点是需再次手术取出.自从1984年Rokkanen等[1]首先将可吸收内固定物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后,可吸收螺钉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在2001年11月~2003年4月间使用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 (poly DL-lactide aci......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绍祥,张正治,刘正津,王洛夫,李忠华,吴梅英,李振强,王振维,马树支,, 来源:医学研究通讯 年份:2002
为了提高手都创伤修复的成活率(循环重建问题)和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主要是肌腱修复问题),采用巨微解剖、X线摄影、计算机三维重建、生物力学测试、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等方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