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48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2
兼文学家、书画家于一身的苏东坡“平生字画为业,砚为田”。他一生访砚、藏砚、刻砚、赏砚,乐之终身不厌。他多方藏砚,宝有许多砚台精品;他好铭砚,平生所作砚铭近三十首,几占其全部......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05
自姜尚封齐至秦国灭齐,从思想观念、政治生活领域至衣食住行、丧葬祭祀,齐国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丰富的礼仪思想,像一张无所不包的秩序大网,通过硬控制手段,使...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04
"刑、德"命题是古代政治法律思想中近乎永恒的命题.中有丰富、深刻的刑德思想:肯定刑在治国施政中的必要性,却大抵主张轻刑;更重视德,倡导以利民、惠民、...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5
齐国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习俗,像一张秩序大网,通过软控制手段,使各等级各安其位,各行其是,起到了规范秩序、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齐国政治家与社会思想家们也...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以三苏为杰出代表的宋代眉山苏氏家族对风水历来讲究,时人以及后人还产生了许多关于苏氏家族与风水的谚语、传说,但风水却不是苏氏家族兴盛的原因。在科举制较完善的宋代,良...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东方论坛 年份:2017
民国时期是中国新式教育的起步阶段,乡村教师是当时承担基础教育的主力。前此有关民国教育的研究中,关于乡村教师的研究多属于民国教育史或是民国小学教师群体研究范畴,...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山东高等教育 年份:2018
新时期以来,蔡元培研究伴随着"民国诸子热"可谓风生水起,其中确有值得推崇的学术佳作,但也存在着"繁荣中的贫乏"现象,有筋骨、有温度的精品力作不多。为纪念蔡元培先生诞...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04
2003年11月29日,来自韩国、澳大利亚、匈牙利、越南等国家及中国大陆的专家学者群贤毕聚泉城济南,参加由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一届齐鲁文化国际学...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临沂师专学报 年份:1997
苏氏家族原为四川眉州著姓,号称“眉山三富”之一。后因“三苏”祖辈不治田产、行义好施,苏氏家族的经济状况逐渐衰落。至苏洵时代,苏洵竟因家境困窘,难以潜心读书迎考,致使其妻程......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北宋中后期的眉山苏氏姻亲 ,多与苏轼、苏辙兄弟的政治倾向相同或相近 ,一定程度上都反对新法 ,或在变法中持中立态度 ,并因此在激烈的党争中遭受了党祸的牵累 ,或落贬夺职 ,...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以文学、政事彰显于史的宋代眉山苏氏家族,在传统宗族社会建设方面也作出了有影响的贡献.眉山苏氏家族重视宗法礼制教育,素有孝友传统,其族人多忠信孝友、乐善好施,形成代代...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晏子主张慎刑,提倡刑德兼施、先德后刑.晏子"德以怀人,刑以防非"及"先施而后诛"的"刑、德"思想承继齐学传统,借鉴了、管子思想,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也有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有关宋代婚姻问题的研究,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果,学者们抓住唐宋之际婚姻制度的重大变革问题,论及宋代婚姻“不问阀阅”、宋代婚姻论财及重科举士人等,反映了宋代婚姻的时代...
[学位论文] 作者:马斗成,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02
在方兴未艾的齐文化研究中,学者们近年来已取得了初步然而是扎实的成绩.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以往学界研究的不足,对齐文化中的思想学术部分--齐学中的法律思想进行了...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 马纳,, 来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名字号富含社会生活气息,折射着特定的时代之光。宋代眉山苏氏家族富藏诗书、文人辈出、政声卓然,其族人于名、字、号别有讲求,命名取字多出入经史,行号则多称“老”、“翁”...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斗成,马纳, 来源: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2002
张耒系“苏门四学士”之一 ,是结束北宋文坛、影响南宋文坛的重要作家。苏轼与张耒以诗神交。元一朝 ,二人酬唱诗词 ,品评文史 ,相从最密。苏轼对张耒每多赞赏、关爱 ,曾以...
[期刊论文] 作者:李涛, 马斗成,,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4
朱子视诚意为"自修之首",以"心中实有天理"释"诚",以"心之所发"释"意",强调人之道德行为要真实无妄地发自人心本有的善性,不能夹杂任何恶欲的成分。人在心体未发时戒谨欲念、...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