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0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海荣,, 来源:桂海论丛 年份:1988
张永明、马捷莎二同志撰写的《应重新界说真理定义》(以下简称《定义》)①一文,对现行的真理定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1)现行的真理定义将感性认识包含于其中,没有将真理...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马捷莎公平与效率是牵动每个社会成员利益,并因此而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两个社会基本因素。任何一个社会要想存在,都必须注重效率,这是人类追寻的经济目标;任何...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高校理论参考 年份:1995
论邓小平经济思想的辩证法马捷莎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是其全部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构成中国改革开放蓝图中最浓重的一笔,而且也是邓小平辩证思维熠熠生辉的生动体现...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1996
论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交集关系马捷莎(北京师范大学马列所)二战后,国内外兴起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以及二者关系的热烈讨论,其著述如汗牛充栋。其中存在两种共同的倾向...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论历史规律形成的客观机制马捷莎揭示历史过程与自然过程有相似之处,即具有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规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功绩。但是,这里有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也...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年份:1995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原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捷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是邓小平同志对世界社会主义进程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做出的最卓越的贡献。这一理...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8
如何理解精神产品的价值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法律与政治研究所副教授马捷莎讲授精神生产势必要涉及精神产品的价值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 年份:1996
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马捷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体系的理论是毛泽东同志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结晶,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力,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03
现行真理定义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只有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才能正确理解它的科学内涵.因为真理是与谬误相对立而存在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统一而构成的,实践与认识相...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理论视野 年份:200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三个方面的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正确处理这三重关系,才能实现构建社......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00
人与物不同,人是具有自我价值的。人的自我价值即指人对自身的意义和对自我需要的满足。人的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和实现条件,二者只不过是人的价值的两个不同的向度。...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01
“人性自私论”的观点曲解了人的真实本质和人性 ;离开人的社会历史性 ,将人性抽象化和凝固化了 ;混淆了个人主义与个人利益的界限 ,并且割裂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2
革命、改革与改良都是人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和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人类究竟运用怎样的方法解决社会矛盾 ,并不是主观意志使然 ,而是由历史的客观要求决定的 ,因而都具...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卢梭的自由理念是要建立以社会公意为基础、以政治自由为目标的理想国。然而卢梭的自由理念却存在着难以处理社会公意与社会众意的关系、社会自由与政治自由的关系、政治自由...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3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问题是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在二者关系上存在辩证思维方式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由此得出两种不同的矛盾普遍性———具体普遍性和抽象普遍性。邓小平运用具...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5
黑格尔建立了世界历史的理论。马克思批判继承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合理内核, 并对其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在科学性上,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实现了从黑格尔唯心史观向唯物...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新视野 年份:2006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人化的自然观,是社会历史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而这种发展观恰...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5
在如何看待自己学科本质的问题上,哲学与其他学科不同,从古至今都众说纷纭.但是不论人们对"哲学是什么"的理解差异多大,都改变不了哲学归根结底具有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性质....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6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与全球化的关系,说明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趋势具有同质性,全球化趋......
[期刊论文] 作者:马捷莎,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人民作为历史主体是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作为价值主体是指人民是价值的享用者和评价者。过去我们对后者有所忽视,未能找到一条如何实现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邓小平则将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