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胡洪凯,王朝斌,韩文奎,石艳华, 来源:遗传 年份:1991
对“Ch型”谷子显性核不育材料遗传机制的研究表明,其不育性受两对显性连锁基因控制,属“基因互作”的一种形式。所谓“复等位”的观点,我们认为是错误的。...
[期刊论文] 作者:马尚耀,, 来源:新农业 年份:2011
赤杂28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2004年以自育不育系赤A7为母本、自育恢复系765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粱新杂交种。2010年5月31日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期刊论文] 作者:马尚耀, 来源:遗传 年份:1991
我与胡洪凯先生1984年起同在一个课题组,从事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工作,迄至1987年我离开课题组。因此,双方观点和该段I and Mr. Hu Hongkai together in 1984, a researc...
[期刊论文] 作者:马尚耀,孟繁盛, 来源: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份:1999
试验对高粱育种中的亲本配合力和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对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群体遗传表现做了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马尚耀, 赵虎臣,, 来源: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份:1987
Ms-ch控制的不育株自交结实率与日照效应存在着明显的相关:1.群体发育阶段相同,而日照长度不同,结实率最高值在10~12小时/天;2.日照长度相同,群体发育阶段不同,只要通过10~12小...
[期刊论文] 作者:马尚耀,成慧娟, 来源: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份:1990
谷子显性核不育基因Msch的科研成果通过鉴定之后,为使这一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我们相应在杂种优势利用、常规育种、遗传理论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田,马尚耀, 来源: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份:1990
本文利用不同地区来源的谷子品种24个,对单株粒重等12个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谷子中遗传基础并不十分丰富,引进外源种质是必要的。②遗传力值最高的为千粒重、小...
[期刊论文] 作者:马尚耀,成慧娟,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92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谷子雄性不育基因M_s~(ch)的遗传机制,从而进一步在细胞遗传学水平上确认谷子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的存在。...
[期刊论文] 作者:成慧娟,马尚耀,等, 来源: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份:2001
高梁新杂交种赤杂16号(繁8A×7654)1993年育成。该杂交种生育期118d,所需活动积温2900-3100℃,属中熟品种。1997-2000年区域试验生产示范,产量7149.90-9106.95kg/hm^2,比对照种敖杂......
[期刊论文] 作者:于金刚,白大鹂,马尚耀,, 来源: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份:2005
赤杂16号是赤峰市农科所育成。2002年1月19日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新品种鉴定。该品种具有高产、分蘖力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目前在内...
[期刊论文] 作者:马尚耀,成慧娟,郝明杰, 来源: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份:1990
白花授粉作物的谷子,历经核型隐性不育基因的发现、建系、择配,两系法已为杂种优势利用,开拓了广阔前景;继之而来的核型显性不育基因的发现,核型显性不育系的建立,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马尚耀,成慧娟,李书田,, 来源: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份:1989
应用双列杂交设计和分析方法在许多作物育种工作中已广泛应用,因为它是发现杂交亲本的配合力以及解决选择亲本和早期鉴定杂交组合的一种有效技术;在遗传理论上可以研究数量性...
[期刊论文] 作者:马尚耀,严福忠,成慧娟, 来源: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份:2002
高粱是人类栽培的重要谷物之一,具有多重抗逆性、杂种优势强、用途广泛、综合利用价值高,发展高粱生产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前景广阔。...
[期刊论文] 作者:马尚耀,成慧娟,郝明杰,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92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谷子雄性不育基因M_s~(ch)的遗传机制,从而进一步在细胞遗传学水平上确认谷子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的存在。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the g...
[期刊论文] 作者:胡洪凯,马尚耀,石艳华, 来源:遗传 年份:1985
植物界的雄性不育现象绝大部分都是由隐性雄性不育基因控制的。1978年我们在澳大利亚谷和吐鲁番谷的杂交后代中发现一份雄性不育材料。从1978—1984年7个世代的遗传表现为:...
[期刊论文] 作者:胡洪凯,马尚耀,石艳华,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86
1978年我们在“澳大利亚谷×吐鲁番谷”的杂交后代中,得到1份雄性不育材料,经7个遗传世代的研究发现,其不育株测交和回交,后代育性始终按1∶1分离,自交后代育性分离为3(不育)...
[会议论文] 作者:马尚耀,成慧娟,李永娟, 来源: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杂粮产业发展论坛 年份:2004
杂粮营养丰富,既能解决人们的膳食结构,又具有食疗保健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杂粮的需求特别对优质杂粮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就内蒙古自治区杂粮的生产形势和地域特点,阐......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书田,马尚耀,成慧娟,, 来源: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份:1990
本文利用不同地区来源的谷子品种24个,对单株粒重等12个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谷子中遗传基础并不十分丰富,引进外源种质是必要的。②遗传力值最高的为千粒重、小码数...
[期刊论文] 作者:马尚耀,成慧娟,郝明杰,, 来源: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份:1990
白花授粉作物的谷子,历经核型隐性不育基因的发现、建系、择配,两系法已为杂种优势利用,开拓了广阔前景;继之而来的核型显性不育基因的发现,核型显性不育系的建立,以及从技...
[期刊论文] 作者:马尚耀,董岐福,成慧娟,李一中,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0
应用基因型选育的方法,获得核型显性不育基因的纯合基因型,创建了雄性不育的核显性不育系,经测试相应建立了核显性不育恢复系和保持系,首次完成核型显性不育的三系配套。更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