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1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饶慧蓉,王保太,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8
乳腺癌组织学分型建议方案龚西马俞饶慧蓉王保太孟刚吴强胡向阳郑国豪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乳腺癌病理研究室,合肥230032作者简介:龚西马俞,男,60岁,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常委...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强,饶慧蓉,潘美华,陈柯,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5
乳腺恶性碰撞瘤──乳腺癌合并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吴强,饶慧蓉,潘美华,陈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它与肉瘤相遇形成乳腺恶性碰撞瘤则权罕见。现将我们在外检中遇...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强,王保太,饶慧蓉,杨枫, 来源: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1996
乳腺癌细胞形态计量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病理研究吴强,王保太,饶慧蓉,杨枫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合肥市230032)肿瘤细胞形态变化是反映其生物学行为和分化的主要部分,而后者对估计预后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新建,饶慧蓉,李发言,王莉,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6
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李新建,饶慧蓉,李发言,王莉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1990年11月因下消化道出血在阜阳地区医院剖腹探查。术中见空回肠交界处对系膜散在大小不一多灶性质韧肿块,直径大者10cm,小...
[期刊论文] 作者:胡向阳,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7
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D1、p16与肿瘤胡向阳综述饶慧蓉审校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迅速发展,细胞周期及其调控机制近几年取得重大进展,且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细胞周期调节失控是肿瘤发生的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强,王保太, 来源: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1996
乳腺癌细胞形态计量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病理研究吴强,王保太,饶慧蓉,杨枫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合肥市230032)肿瘤细胞形态变化是反映其生物学行为和分化的主要部分,而后者对估计预后有...
[期刊论文] 作者:饶慧蓉,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9
乳腺的乳头状肿瘤不少见,发生自乳腺导管不同部位的乳头状肿瘤,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点。由于这类肿瘤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上常有困难,从而难以正确诊断和处理。为了不断提高对本病......
[期刊论文] 作者:饶慧蓉,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2
乳癌是发生于体表的恶性肿瘤,多年来虽经多方面的努力,死亡率迄今无下降趋势,预计今后在短期内难有突破性进展。早期诊断虽不能控制乳癌的发生,但可阻止向晚期癌发展,从...
[期刊论文] 作者:胡向阳,饶慧蓉,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8
目的:探讨cyclinD1基因及Rb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良性乳腺组织及58例乳腺癌中cyclinD1及Rb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中cyclinD1过表达阳性率58.62%(34/58)显著高于良性乳腺组织中的16.67%(4/24),P〈0.05。......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强,饶慧蓉,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9
目的;探讨乳腺嗜酸性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HE、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1例女性乳腺嗜酸性细胞癌,并复习文献,结果:癌细胞呈圆形到多边表,胞浆丰富,胞冻内见弥漫2的强嗜酸性......
[期刊论文] 作者:胡勇,饶慧蓉,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5
应用ABC法、LSABI地对144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进行了c-erbB-2,p53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c-erbB-2表达阳性率为48.6%,浸润性导管是性率最高(74.1%),其表达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核分裂计数、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强,饶慧蓉,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5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42例肝活切组织石蜡切片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进行检测,并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免疫组织化学及血清学检测进行比较,HBV-PCR阳性率为73.8%,高于组织及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59.5%和50.0%)。3例病理形......
[期刊论文] 作者:饶慧蓉,刘建华,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85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4岁,经期下腹疼痛,月经量增多20余年。近三年疼痛加剧,经量明显增加,并伴有头晕等症状,经后腹痛缓解。25年前自然流产一次,以后未受孕。妇检:外阴已婚未...
[期刊论文] 作者:胡勇,饶慧蓉,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3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癌基因的激活和抗癌基因的失活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检测癌基因的变化对阐明肿瘤发生机理、诊断、估计预后和制订治疗方案关系极大。到目...
[期刊论文] 作者:王益春,饶慧蓉,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9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5岁,已婚。无意中发现左乳外上限有一核桃大小肿块,质偏硬,轻度触痛,抗炎治疗无效。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临床诊断:左乳肿块,乳腺癌待排除。遂行肿块切除术。......
[期刊论文] 作者:王保太,饶慧蓉,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3
本文观察了58例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经分层及多元差别分析,显示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分级、淋巴结和ER状态以及患...
[期刊论文] 作者:陆晓虹,饶慧蓉,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4
在中晚孕引产中,宫颈成熟与否是引产成败的关键。宫颈成熟度,一般指宫颈的大体形态变化,包括软化、松弛、扩张和收缩等。而大体变化又有赖于组织学的改变,研究其大体及...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锋,饶慧蓉,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2
卵巢成熟型畸胎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肿瘤,但伴发腹膜神经胶质瘤病比较少见,如对这一病变缺乏认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可能会作出错误诊断。现将我们在外检中遇到的1例报道...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云仙,饶慧蓉, 来源: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1989
口服卡介苗(BCG)治疗表浅膀胱肿瘤6例,其中5例经膀胱镜和组织学复查未发现肿瘤,仅为慢性炎细胞浸润。本组资料说明口服卡介苗免疫疗法对表浅膀胱肿瘤有效。...
[期刊论文] 作者:饶慧蓉,王保太,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0
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检测40例乳癌、癌旁单纯增生、异型增生及正常导管上皮细胞核内的DNA含量,结果表明:癌细胞核内DN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和癌旁上皮,癌旁异型增生的程度与DNA含...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