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8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图·巴特尔, 来源:党建与人才 年份:2000
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族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研究专家额尔敦扎布,在从事教学及科研的20多年历程中,以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实践着对党的民族教育和经济学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陈占华,额尔敦扎布, 来源:前沿 年份:1995
借鉴日本模式构建我国市场经济框架陈占华,额尔敦扎布世界各国都实行或试图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但由于各国的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和发展过程所处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同,因而各...
[期刊论文] 作者:图布新,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游牧经济论》(蒙古文)是额尔敦扎布教授和莎日娜老师多年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提炼。额尔敦扎布教授在1984年出版《草原所有制问题》一书,1985年在日本北海学院大学学报发表《内蒙...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西部大开发专题研究西部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几个相关问题刘青松 (1)…………………………………………生态环境与制度安排额尔敦扎布 (2 )……………………………………...
[期刊论文] 作者:额尔敦扎布,,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2007
[期刊论文] 作者:额尔敦扎布,,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草原荒漠化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其中 ,低效率的制度安排是关键因素。制度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实施机制等诸多因素。为遏止草原荒漠化 ,须进行制度创新 ,特别是产权...
[期刊论文] 作者:额尔敦扎布,, 来源: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世人瞩目 ,对恶化的原因 ,众说纷纭。笔者认为 ,造成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 ,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是关键因素。各种不利于生态保护的行为均由低效率制...
[期刊论文] 作者:额尔敦扎布,, 来源: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年份:2007
经济学家、生态学家提出过环保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知识经济、有机农业、自然畜牧业等经济类型。这些经济类型的共同点是一样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古老的游牧经济...
[期刊论文] 作者:额尔敦扎布,,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农村公社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础,东方落后国家有可能以此为基础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晚年马克恩所得出的重要结论,现实社会主义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期刊论文] 作者:额尔敦扎布,,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理论经济学至今否认包括草地资源在内的土地资源有价值.资源日趋稀缺的今天,草地资源不仅有价格,而且有价值.很少投入劳动或没有投入劳动的草地资源的价值,是由再生产等量面...
[期刊论文] 作者:额尔敦扎布,,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萌发于20世纪50年代,在改革30年中逐渐形成而完善。这一理论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框架,也颠覆了传统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转型...
[会议论文] 作者:额尔敦扎布,, 来源: 年份:2004
自然资源严重稀缺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因而,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自然资源无价的观念,是高消耗、高投入的根源。为此,学者们提出解释自然资源价值的种种观点。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额尔敦扎布,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三大经济形态理论,是《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提出的重要学说。认真阐释这一原理,对于从整体上把握社会经济结构演进的总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额尔敦扎布,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至今仍是世界级的争论课题。其中,晚年马克思是否还坚持它,学术界还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认为,马克思在其晚年不是放弃而是完善了它的特定含义和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额尔敦扎布,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人类学笔记的写作动因,至今仍然是一个困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历史之谜。本文认为,晚年马克思写作《笔记》的直接动机是为了修订《资本论》二、三卷,但《笔记》的内容不仅丰富...
[期刊论文] 作者:额尔敦扎布,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马克思在《人类学笔记》等晚年手稿中深刻地阐释了东方社会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可能性。同时指出不能逾越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起来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性。建设初级形式的...
[期刊论文] 作者:额尔敦扎布,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问题,是马克思思想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尤其是马克思晚年思想中的最值得重视的内容。因为,它揭示了东方社会的发展前景,指明了超越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和初级阶...
[期刊论文] 作者:额尔敦扎布,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劳动日、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途径。延长劳动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力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对此,理论界没有异...
[期刊论文] 作者:额尔敦扎布,,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资源所在地要分享资源开采的收益,应从资源的产权关系入手。弱化矿山的国家所有权,建立一种当地可以分享部分权利的所有权安排。政府应当承认农牧民对于属于自己的土地下的矿藏......
[期刊论文] 作者:额尔敦扎布,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一样,是古老的文明.世界民族大都在原始时期曾有过游牧生活与生产的经历.随着历史的沿革和地理、环境的改变及社会变迁,有不少民族在很早前就从游牧转向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