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郭继鸿,田轶伦,, 来源:临床心电学杂志 年份:2013
与黄宛相比,颜和昌年少2岁,但两位先贤都把毕生精力奉献给独有情钟的心电学事业。1953年,33岁的颜和昌编写出版了《实用心电图学》,这比黄宛1956年正式出版的《临床心电图学...
[期刊论文] 作者:惠培元,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56
[期刊论文] 作者:颜和昌, 来源:冶金医学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颜和昌,,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1979
1912年Cohn和Lewis首先报道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脏暂时停搏和阿斯综合征发作的病例。1954年Short将快慢交替的心律失常归为一种特殊症群,但未引起足够重视,一般仍以三度房室...
[期刊论文] 作者:颜和昌,,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1979
本文以三倍二级梯运动和异丙基肾上腺素、阿托品、新斯的明作为窦房结功能测验。10名正常人平均心率均能增快到90次以上,无一例发生心律失常。13例窦房结功能衰竭者,运动后心...
[期刊论文] 作者:颜和昌,, 来源: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年份:1980
早在1956年,已知肼苯达嗪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肾功能,但至今方被重视。本文目的为对比长期口服与静脉注射肼苯达嗪的疗效,以及停止口服后的结果。方法:(1)对象:16例,...
[期刊论文] 作者:颜和昌,,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1978
1974年我们曾介绍了踏车运动作亚极量负荷测验和双倍二级梯运动测验的对比结果,认为双倍二级梯测验不及踏车测验敏感,在普查时检出冠心病的阳性率较低,此外,两种溯验的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颜和昌,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1988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多由窦房结(SAN)和心房(A)的退行性变所引起,常波及房室结(AVN)、希氏束或束支。诊断以心律失常为依据,症状作参考。一.诊断(一) 心电图有下列之一者...
[期刊论文] 作者:郑成规,,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1980
国内颜和昌等(1960)认为肺心...
[期刊论文] 作者:陈端, 来源:心电学杂志 年份:1983
陶清(上海)、颜和昌(上海)、赵易(浙江),孙瑞龙...
[期刊论文] 作者:良月,, 来源:东方藏品 年份:2014
父亲颜和昌是全国心脏医学界的先驱;二舅公是著名教育家顾毓琇;同在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就读的李安是她的好朋友,年轻时还得帮她...
[期刊论文] 作者:鲁端,颜和昌,, 来源: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年份:1989
本文对电紧张调频性并行心律(EMP)进行综述。1.EMP 的电生理与电紧张力激活并行起搏点动作电位的 ik2和促进 Na+内流相关。2.EMP 的表现形式多样,但显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广镰,颜和昌,, 来源: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年份:1986
1901年 Morquio 首次报道了一个家族,同胞8人中5人有房室传导阻滞。此后,Osler 等相继报道了各种心脏传导障碍的家族病例。1970年 Simonsen 等统计文献中仅报道11个家族31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崇德,颜和昌,, 来源: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年份:1984
近年来,由于普查工作的开展和心电图监护的应用,发现无临床心脏病的“健康人”(以下简称健康人)出现心电图异常远较以前报告为多。若不能作出正确解释,常可导致病人的过度思...
[期刊论文] 作者:Young ML,颜和昌,, 来源: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年份:1987
Rosenblueth认为A-VN文氏现象(WP)是A-VN内“一阶延迟”(1-step delay)所造成,而非递减传导引起,动物实验已证实这一观点(译者注:也可以是多阶延迟).本文应用在这一屏障水平...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桐,颜和昌,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58
心肌梗死于1912年为Herrick氏(1)首次描述,引起了临床家们的注意,此后关于该病的报导陆续出现。本病在欧美各国颇为常见,而且一般学者观察的意见认为病发率尚在继续增长中(2,3)。在我国向被认为罕见(4,5),惟根据近年文献报导及临床印象,心肌梗死虽然仍较少见,但有逐渐增多之趋......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桐,颜和昌,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58
粘液性水肿患者的心脏方面病变早在1918年为Zondek氏首次描述,此后Fahr氏,Thacher氏等,董氏,Lerman氏等及其他作者相继报导,对它的生理病理有了较进一步的阐明与了解。这种病变是粘液性水肿的临床表现之一,所以通常称之为“粘液性水肿症的心脏”(Myxedemaheart),并不能视......
[期刊论文] 作者:颜和昌,潘治,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58
静脉心导管检查术应用于临床的历史虽然仅十余年,但已广泛引起了重视,作为诊断心脏疾病、特别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项重要方法,也是研究血液动力学时不可缺少的一个措施。...
[期刊论文] 作者:颜和昌,潘治,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58
主动脉隔缺损(又称先天性肺主动脉瘘)是一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发育期中主动脉隔发育障碍,使主动脉和肺动脉间未完全分离,遗留下口径不等的缺损;缺损位于近心脏基底部的升主动脉和肺动脉主干之间,由于二者间的自由交通,常引起大量血液从主动脉向肺动脉分......
[期刊论文] 作者:颜和昌,陈桐,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60
1.本文报告45名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心电图改变,在心力衰竭或肺功能障碍程度相当严重时候,心电图的改变往往很典型,有助于确立本病的诊断。2.本文45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心电图改变有以下几个特征:①QRS低电压者17例(37.7%),电轴右偏者35例(77.7%),出现S1Q3图形者21例(45.6%);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