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6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姚依群,顾福宝,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份:1994
冠状动脉造影显现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心室晚电位100700北京北京军区总医院姚依群,顾福宝,崔吉君心室晚电位的生成往往与心肌的缺血坏死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冠脉造影的方法,观察了冠心...
[期刊论文] 作者:姚依群,顾福宝,崔吉君,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份:1994
冠状动脉造影显现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心室晚电位100700北京北京军区总医院姚依群,顾福宝,崔吉君心室晚电位的生成往往与心肌的缺血坏死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冠脉造影的方法,观察了冠心...
[期刊论文] 作者:顾福宝, 来源:仓储管理与技术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顾福宝, 来源: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年份:1995
预激综合征(WPW)A、C型属左房室旁路,当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时,QRS环初始及终末向量传导缓慢,全环或主环位于向前象限。右房室旁路属B型WPW,当合并CRBBB时,后者图形多被掩...
[期刊论文] 作者:顾福宝,, 来源:心电学杂志 年份:1987
患者男性,35岁,主诉心悸气短4年,间断咯血2年,症状加重近4个月而入院。体检:端坐体位,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部闻及双期杂音,左4肋间闻及粗糙全收缩期杂...
[期刊论文] 作者:田军,顾福宝, 来源:心电学杂志 年份:1994
为探讨频域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对46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病变者和43例正常人作FCG、ECG和VCG诊断价值比较,结果显示,FCG的敏感性为65.2%,明显低于ECG的86.9%和VCG的89.1%,3种方法的特异性相近。FCG敏感性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论文] 作者:顾福宝,姚依群, 来源:心电学杂志 年份:1998
预激综合征改变了心脏正常的除极顺序,若合并传导系统其他改变时,能否根据心电图明确诊断,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将2例预激综合征患者行射频导管消融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以探...
[期刊论文] 作者:顾福宝,姚依群, 来源: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份:1995
时间频谱标测(STM)心室晚电位(VLP)在提高VLP阳性病人的准确性上有较大的优势。本文经229例心肌梗塞患者的大样本临床验证,并与时域分析进行对照。其结果时域分析VLP阳性66例,STMVLP阳性37例。在VLP阳性病例中发......
[期刊论文] 作者:顾福宝,姚依群, 来源: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份:2000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简称LBBB)对合并心肌梗死的诊断困难很多。许多内科和心脏病学者认为,LBBB将掩盖心电图(简称ECG)和心电向量图形,致使当合并其它异常时就不能作出...
[期刊论文] 作者:姚依群,顾福宝, 来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1994
观侧22例心肌梗塞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心室晚电位。对比研究结果:心肌梗塞后侧支循环良好者,左室射血分数提高(P<0.005),缺血性心律失常减少(P<0.05);心室晚电位(QRS-D、LAS、RMS40)3项指标在侧支循环不良组与良好......
[期刊论文] 作者:姚依群,顾福宝, 来源:临床荟萃 年份:1995
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症状有时并不典型,尤其当老年患者表现有胸痛,心电图又出现异常Q波时,极易误诊为心肌梗塞,延误治疗.现将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期刊论文] 作者:姚依群,顾福宝, 来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1995
对110例前壁心肌梗塞的患者应用体表心电图Wanger积分系统估算其心肌塞面积,根据其积分分成《5分、6-9分和》10分3组,用信号平均心 电图检测心室晚电位并作心电图监测。结果:小面积的心室晚电位......
[期刊论文] 作者:姚依群,顾福宝,吴仪, 来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1995
对110例前壁心肌梗塞的患者应用体表心电图Wagner积分系统估算其心肌梗塞面积,根据其积分分成≤5分、6~9分和≥10分3组,用信号平均心电图检测心室晚电位并作心电图监测。结果:小面积(≤5分)的心室晚......
[期刊论文] 作者:姚依群,顾福宝,张永田, 来源:临床荟萃 年份:1995
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症状有时并不典型,尤其当老年患者表现有胸痛,心电图又出现异常Q波时,极易误诊为心肌梗塞,延误治疗.现将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雁,顾福宝,李玉儒, 来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年份:1991
分析20例老年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心电向量图P环与健康对照组的对比。结果:(1)患者三个面上P环最大P向量振幅均较健康组增大(P...
[期刊论文] 作者:姚依群,顾福宝,崔吉君, 来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1991
高危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影响心梗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发现和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一组单纯下壁梗塞的病人作了观察,探讨了梗塞周围阻滞与心室晚电位和心律失常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顾福宝,顼志敏,孙静平, 来源:北京军区医药 年份:1994
本研究选取132例急性期以外的心肌梗塞患者,应用Wagner心电图积分系统,探讨常规心电图对心室晚电位存在的预报价值。结果:心室晚电位阳性者心电图积分及QRs间期均高于心室晚...
[期刊论文] 作者:姚依群,高桂琴,顾福宝,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雁,李月英,顾福宝, 来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年份:1984
本文对120名健康老年人心电向量图P环进行了测量分析,其中男性99名,女性21名,年龄60~94岁,平均68.9岁。检查应用Frank导联系统,取额面、左侧面和横面。结果如下:1. P环形态可分为四型(即I、Ⅱ、Ⅲ和Ⅳ型)和前(a)、后(p)两亚型,其中以I、Ⅱ型中之P型多见,共74例;2. P环运行时间平......
[期刊论文] 作者:吴振国,包志达,顾福宝,谭立恒, 来源:江苏医药 年份:1980
一般认为,临床上急性心肌梗塞形成后,最早期的心电图变化主要为ST段的偏移,但是Dressler等,认为在急性穿壁性心肌梗塞的病人中,T波高耸出现在ST段抬高之前,可以作为最早期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