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0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求索 年份:1995
《楚辞·天问》与《圣经·约伯记》比较谈韩高年《楚辞·天问》所表现的,是诗人对──他所生活的时代为止所积淀下来的宇宙观、价值观及社会伦理、道德信念的一种彻底的反思和...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求索 年份:1995
《楚辞·天问》与《圣经·约伯记》比较谈韩高年《楚辞·天问》所表现的,是诗人对──他所生活的时代为止所积淀下来的宇宙观、价值观及社会伦理、道德信念的一种...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西北民族研究 年份:2013
考察《山海经》、《穆天子传》及汉代文献中的西王母神话,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其中西王母的神相经历了由《山海经》中头戴面具祭厉鬼的司祭者,至《穆天子传》中能歌...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0
经过秦汉两代的经营,汉代长安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生态景观具有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汉盛世特有的长安京都文化和富于人文精神的生活方式,这对...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中国上古时期和古希腊都存在着史诗吟诵的制度和风俗,也有专门从事史诗吟诵的"诗人"和史诗演述的场所,并且二者在一定时段上均与图画密切相关。然而,因为中国古代历史意识和...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晚近以来,学者们认为《山海经》的书名中的"经"字不同于《诗经》《易经》之"经",当作"经历"或"推步"讲。这种解说不符合实际,"经"字仍当指"典籍"、"经典"。《山海经》之称"经...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体的核心是句式,从句式来观察《诗经》诗体,因其主要以四言为主,故可称之为四言诗。《诗经》四言体的成因是周代基于行礼奏乐的现实需要而对之前即已经出...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11
近年来随着文本中心论在文学研究中的兴起,文体问题一度被简单化为语言问题,而文体的创造者和接受者以及文体的创造与接受所赖以进行的社会文化背景都被挡在文体研究的视野之...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物"即自然,是指与人的实体性相对立的客观存在.情(或称"我",即主观)与物(客观)的关系即自然观,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在中国古代,自然观及其演进的哲...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上古时期的农事与祭仪都有很严格的季节性,社会生活的外在表现为一幕幕与特定物候相对应的季节性仪式景观。《夏小正》以韵文的形式,依一年十二月分十二章,借助每月中典型的季节......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代表中国诗歌早期形态的颂诗是先秦仪式展演的产物.梳理从、以至近代以来刘师培、黄叔琳等人的相关论述,将近代以前对诗艺孕育这一...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1997
“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的赋文学,在汉代由于润色鸿业、礼赞太平之社会政治功能的刺激,其铺叙描写的倾向发展到了极致。而抒情写意的文学本位意识则仅淡化为对夸大了的形式美......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九歌》文体性质问题历来争议较大,学者各执一端,讫无定论。根据祭祀仪式“仪式诗歌”在文体上多表现为“混合性艺术”的一般规律,对《楚辞·九歌》文体进行新的界定,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05
上古时期农事与祭礼都有很强的季节性,特定季节中的物候和仪式景观标示着相应的心理、情感和观念。《诗经》时序类主题即是此种对应关系的歌咏。这是中国古典诗歌时序主题的...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周人重农,周天子举行亲耕仪式,是西周时代重要的公共性政治礼仪.礼以乐成,乐必有歌.从诗本文所体现的时代文化内涵来看,中的、、、,就是周成...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2
三代史官文化具有巫史合一、瞽史一体的传统;《尚书》的文体的记言及其巫祝色彩表明,瞽史巫祝的言语为的后世各类文体的渊薮,而《尚书》篇章的韵文化现象,也揭示了三代“史”、“......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心雕龙·丽辞》是现存最早的骈文专论,刘勰在此文中探讨了骈文的起源、骈文文体的本质特征,并通过对骈文创作经验的总结树立了后世骈文的评价标准与批评模式。这标志着骈...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5
从发生学角度考察,赋的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铺陈物类"和"不歌而诵"都起源于远古祭神仪式上巫祝铺陈祭品的言语活动.西周及春秋时代,随着巫祝官守演为世卿大夫政治,"登高能赋"、...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 年份:2008
《周易》号称“群经之首”,孔子晚年读《易》至“韦编三绝”;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也受到过《易经》思想的沾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易类序》指出,诸家各派......
[期刊论文] 作者:韩高年,,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7
南朝时期以注重文学形式创新为特征的形式主义文学思潮,根源于当时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引发的对语言价值的探索,玄学和佛教哲学的建构都倚重于语言策略(经典再诠释、清谈、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