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9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临,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年份:1997
多媒体时代的「书」文化●大众传媒与当代青年●■特约主持/韩雪临■策划编辑/杨长征主持人的话·“书”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早就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而当“书”文化在时空遮...
[期刊论文] 作者:葛红兵,姚新勇,范钦林,王晓华,韩雪临,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年份:1997
“地球村”时代的文化走向■葛红兵姚新勇范钦林王晓华韩雪临■特约主持/韩雪临■策划编辑/杨长征·主持人的话·人类正在迈入“地球村”时代,“地球村”作为当代一种意...
[期刊论文] 作者:范钦林,王晓华,葛红兵,韩雪临,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1998
关于相对主义批评观的讨论○范钦林王晓华葛红兵韩雪临(一)相对主义批评观的提出范钦林(主持人的话):2月15日《作家报》发表葛红兵《相对主义的可能立场》一文之后,在文学批评圈内引起...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临,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20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文学建立了新的属于无产阶级文学的话语空间。尽管此时“左”倾话语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权威话语 ,但在任何社会中 ,话语不可能只是一种声音 ,一种完全和谐一...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临,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历史感召力并非建立在理论的元话语意义上,而是取决于中国社会的内在渴望和必然需求。对于三十年代左翼理论界而言,“现实主义”从来就是理论上的......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临,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临,,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2
《文艺月刊》创办于1930年8月的南京,作为1927年定都南京的国民党新生政权,“在许多方面是新民族主义运动在中国的一个产物”(1)。同年3月2日,“左联”于上海成立,左翼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临,, 来源: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年份:2004
鲁迅在自己的思想探索和文化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反现代性的理论,使现代性和反现代性、理性与反理性共时存在于他的思想体系中。在他的思想体系中,主体的发展是其核心和指归...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临,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历史感召力并非建立在理论的元话语意义上,而是取决于中国社会的内在渴望和必然需求,对于三十年代工翼理论界而言,“现实主义”从来就是理论上的预......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临,,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年份:2008
在鲁迅思想发展的早期,对文明与文化具有清醒而独特的认识。在他的视野中科学与人文作为人类文化的两种形态均有同等价值,尤其对科学理性的弊端作出了深刻的批判。在他所处的...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临,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1998
【正】散文曾经被许多评论家定义为思考着的人格的艺术体现,不过不是象在诗中那样经过一番修饰、幻化.散文作家的自我人格要依赖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容不得人格错位脱节的现...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临, 来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1
运思、联想、想象、心灵建构作为写作学的基本心理学概念,始终是大学写作教学中的瓶颈。现代写作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必须借助于语言学和心理学对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临,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01
在左翼文学史上 ,政治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之间的张力形成了左翼文学发展的原动力 ,然而“真实性”与“主体性”作为现实主义的重要构成因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始终处于悖离状...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临,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9
文学史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 ,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层面 :原生态、遗留态以及评价态 ,文学史思维的矛盾围绕着这三种形态而展开。文学史自身所具有的开放、对话、交流的性质使...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临,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99
在九十年代改革转型进入关键的时刻,现实问题再度进入作家的视野。作家们重返现实的实绩是形成了“现实主义回归”与“现实主义冲击波”。本世纪初,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充分关注与......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临,, 来源:三江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6
文章分析了鲁迅关于科学与民主的认识中所体现出来的反现代性的主体建构,在鲁迅的思想探索和文化实践中,形成了反现代性的理论,显现出鲁迅思想理论有着时代的超越性,尤其在当...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临,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本文针对目前文坛流行的“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进入后现代主义”这一观点进行了批评。认为这一观点是在西方理论话语进入中国以后,理论界用西方理论话语对当今中国文坛一些新现象的盲目比附;再者,西方所提的“后现代”是有所指的,它可以被认为是尼采传统的延续,也体现了......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临,葛红兵,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97
【正】荆歌小说文本向我们呈现的生活事态已不是一个个我们阅读期待中的完整事件.可以说这既是因为生活状态本身使然,也是小说家还原生活的写作策略.当然,这里所说的还原生活...
[期刊论文] 作者:包忠文,韩雪临, 来源: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年份:2008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的理论主题是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判以及对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作出承诺.在此基础上,他们坚持“历史合力论”、美学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从而以“文学意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