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史全超,,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14
华严判教论韩焕忠978-7-5333-3232-72014-1228.00元印度佛教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促成中国历史上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的第一次大交往。在佛教输入中国的过程,其必然会受到...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1999
在儒家人性论实现由汉唐到宋明的形态转化中,佛性论的影响起了重大作用。“佛性”一词,在印度佛教中,原为表达世界本体属性的范畴,佛教传入中国后,渐渐进入心性论视域,但与儒家人性......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3
陆王心学思想家们不满于程朱心性论,援禅入儒,重建了一套心性论思想体系。他们吸收禅宗“即心即性”、“即心即佛”的思想,提出“心即性”、“良知即性”,使人心与人性合而为...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法音 年份:2017
前言隋唐时期创立的天台、华严、禅、净土等宗派是佛教中国化的重大成就,其中尤以禅宗最具中国特色,"会昌法难"之后更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形成于晚唐五代时期的禅宗文...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2011
南岳慧思大师于《法华经》,具深信,发妙解,能实修,得证入,对天台智者影响非常大,后世尊之为天台宗先驱。他虽然对多部大乘经典都非常精通,但独对《法华经》具有终极、究竟的...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12
海云继梦法师高揭"充实和提升生命品质"的宗旨,祭起"新古典华严"的大纛,保持着一股蓬勃兴盛的发展势头,在台湾佛教界显得非常有特色。2008年9月,他从先辈僧人手中接过贤首兼...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0
宋明理学在重建儒家人性论时,有两方面的思想资料可供借鉴。一是自先秦到唐末的传统的儒家人性论,二是佛道二教的心性论(这里只谈佛性论)。将儒家人性论与佛性论在价值取向、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18
印光大师的《佛教以孝为本论》是近代高僧弘扬孝道的名篇。印光大师指出,孝道是儒家和佛教都尊崇的基本伦理规范,这一主张非常符合晚唐以降的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儒佛两家高度融合......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熊十力一生学问与佛家渊源甚深。他早年以大乘义理破斥小乘教说,极力称赞空宗之手段、气魄,又为空宗终归空寂而深感可惜。他从多个方面罗列有宗之过,认定有宗“未能见体”。...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大理学院学报 年份:2009
马一浮深明易道,精通佛理。他以"变易"、"不易"、"简易"三义为易之宗旨,引用三观、二谛及"三大"释易。他对乾、坤、艮等卦的解释,是他以《周易》统摄佛教义理的思想的反映和...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判教是促成太虚佛学思想现代化的重要学术方法。太虚在时空上判佛教为"三期三系",在教法上判佛教为"三级三宗",在机宜上判佛教为"三依三趣",以"人生佛教"最为契合当代众生的...
[学位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13
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的蚕食鲸吞和烧杀淫掠,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铭刻下最为沉痛的一页,也激起了全体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在亿万人的浴血抗战中,偶尔会闪现出几缕袈裟影,这意......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10
明末高僧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是佛道二教的视界融合。他对《庄子》的看法主要体现在《观老庄影响论》一文中,而对庄子思想精髓的把握则主要体现在对内七篇的详尽注解中。......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18
面对基督教在中国的强势发展,南亭长老经常将佛教与基督教加以对比。他以基督教主张人类可以食用动物为依据,对其宣扬的上帝至善产生了怀疑。他意识到基督教是一种推崇斗争的...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1
程朱理学吸收和借鉴佛性论的思维方式和修行途径,对儒家人性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重新建构。程朱借鉴佛教的真如佛性本体论,将仁义礼智等人伦之善预设为人性本体;借鉴佛性论关于人......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作为近代华严宗复兴的代表人物,月霞大师在《维摩诘经讲义录》中,除了按照华严宗讲经说法的惯例进行十门分别外,还非常注意引用《华严经》、运用五教判释、摄入华严三观、展...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7
从《集古今佛道论衡》来看,唐初高僧对老庄的理解有诸多共同点。道教以老子为教主,唐室推老子为始祖,故唐先道而后佛,一些高僧,如法琳、慧净等人,利用各种机会,高唱佛高于老,为佛教争......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14
成一法师尊崇“因果定法则,因缘成万事”的信条,他将教育、慈善、文化等事业作为万行因花,最终庄严了自己所宗奉的华严一乘佛果.他重视研究和讲授《华严经》,对《华严经》走...
[期刊论文] 作者:韩焕忠,,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科学的体系,其各个方面在当代佛教中都有或可以有很具体的体现。佛教作为社会主义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居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