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3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秀辉,韩汝玢,,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3
韩汝玢先生自1977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现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任职以来,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史的研究,在应用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实验手段系统研究古代钢...
[期刊论文] 作者:李秀辉(问),韩汝玢(答),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3
韩汝玢先生自1977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现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任职以来,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史的研究,在应用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实验手段系统研究古代钢铁制...
[期刊论文] 作者:黄全胜,陈建立,,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3
韩汝玢教授是国际著名的中国古代冶金史与冶金考古专家,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组织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研究.与全国各地文物单位密切合作,用现...
[期刊论文] 作者:韩汝玢,陈建立,,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11
陈建立(以下简称陈):自1995年跟随您做冶金史研究以来,深切感受到您除在冶金史研究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之外,还有其他多方面的才能,请介绍您的家学传统与求学历程吧,另外又是怎...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科技史料 年份:1981
【正】 我国学者张学正、孙淑人、韩汝玢、胡文龙撰写的论文《甘肃发现的早期金属器物的研究》,于十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在北京举行的古代冶金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读之后。引...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年份:2002
综述标题 作者穆斯堡尔谱学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高正耀、陈松华中国古代青铜器范型技术概论 黄龙古代砷铜研究综述 潜伟、孙淑云、韩汝玢x光照相技术在文物及考古学研究中...
[期刊论文] 作者:王作民,何晓,祁小山,胡湘利,肖小勇,, 来源:文明 年份:2002
1999年夏,北京科技大学韩汝玢教授和美国丹佛美术馆研究顾问埃玛·邦克两位女士受瑞士阿贝格基金会的委托,来新疆寻找一批他们在国外收集的毛纺织品的源地。她们手上拿着与山...
[期刊论文] 作者:韩汝玢, 来源: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1997
本文举例阐述20余年来,在柯俊教授领导和参加下,应用电子显微技术研究冶金考古学中的问题,取得几项重要成果:(1)解决学术界“关于中国商代是否已有人工冶铁”的有争议的问题;(2)证明发掘出......
[期刊论文] 作者:韩汝玢,, 来源:考古 年份:1995
西周戈(M152:44)1985年出土于张家坡M152中。M152是一座有一条墓道的大型西周墓,从墓中出土的青铜礼器上的铭文,可以确知墓主人为一代井叔,年代约在孝王时期。戈的援部...
[期刊论文] 作者:韩汝玢,, 来源:文物 年份:1998
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自1974年开始在柯俊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物理、技术科学史专家)领导下,与各省、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密切协作,对许多墓葬和遗址出土铁器...
[报纸论文] 作者:韩汝玢,, 来源: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韩汝玢,, 来源:机械工人 年份:1983
世界上各地区冶铁发展史都是从块炼铁开始的。原料是用含铁量较高的富铁矿矿石和木炭,木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使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金属铁。早期的炼铁利用自然通风或皮...
[期刊论文] 作者:韩汝玢,, 来源: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年份:2010
1965年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发现两座石椁墓,出土遗物丰富,二号墓是冯素弗妻墓。两墓是首次发现有明确纪年为三燕时期的一处重要墓葬~1。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受辽宁省...
[期刊论文] 作者:韩汝玢,陈建立,,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3
依据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的主线,根据各地特别是秦国出土铁制器物的情况,探讨冶铁替代冶铜制品的动因与过程,发现中国古代铁工具、农具替代青铜大约在战国时期,大部分是用生...
[期刊论文] 作者:韩汝玢, 柯俊,,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1984
【正】 我国古代使用过多种以生铁炼钢的方法,计有铸铁脱碳成钢法、炒钢法、百炼成钢法、灌钢法、坩埚炼钢法等。古代多用百炼成钢法制造名刀宝剑。古代文献中,"百炼"一词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建立,韩汝玢,, 来源:文物 年份:1999
被评为“95’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是目前已发现的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汉代陵墓。经初步研究,墓主人可能为西汉时的第三代楚王刘戊(前175~前154...
[期刊论文] 作者:陈建立,韩汝玢, 来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年份:2000
对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永城保安山西汉梁王墓等7座汉王陵出土铁器的种类、材质、制作技术及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汉代钢铁技术的发展状况、技术特征等问题。狮子山楚王......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原,韩汝玢, 来源:北京高等教育 年份:1999
1998年11月14日,柯俊取道曼谷赶赴印度的科学名城班加洛尔,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全印“冶金师日”大会,接受印度金属学会授予的“荣誉会员”称号,并作《中国的金属文化传统》的...
[期刊论文] 作者:韩汝玢,宋琳,,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专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机构之一,在中国古代冶金史学术研究中做出了一系列杰出工作。文章通过对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①的前任所...
[期刊论文] 作者:陈建立, 韩汝玢, 来源:北方文物 年份:2005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