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0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海角天涯的七彩虹──论黎族民间故事的民俗因素及其文学色彩韩伯泉每个民族的民间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成份,这是民族民间故事特别的一种文学现象,所以有人称之为“民俗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广东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海角天涯的七彩虹──论黎族民间故事的民俗因素及其文学色彩韩伯泉每个民族的民间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成份,这是民族民间故事特别的一种文学现象,所以有人称之为“民俗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广州商贸习俗探释韩伯泉广州古称番禹,位于珠江三角洲要津之地,其工商业有悠久历史,在秦以前已成为岭南的商业都会。秦皇统一中原之后,于公元前914年平定南越,置南海、桂林、象郡等三...
[期刊论文] 作者:老凡,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12
家中所居还算宽畅,因而也就生出了喜欢在家设宴待人的毛病。回头算算,这些年来,在家中摆下的待客酒宴总也要超过百次以上了。而记忆最深的一次却还要归溯到1978年的那一次。......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民俗学是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它的研究,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令人鼓舞的好势头.然而,从近年来这个学科的研究情况来看,对我国当代民俗...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一、广东传统饮食习俗简述广东,人们常称它为岭南。古代属于百粤(越)之地,是百粤(越)民族居住的地方。广东的饮食风俗习惯,一般地说,与我国各地特别是南方诸省大同小异,...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1985
近年来,我们民间文学工作者也同全国各行各业一样,为开创社会主义的新局面而努力工作,并以民间文学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发挥了其应有的社会效...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2
【正】 “老窦”是粤语对父亲的俗称。粤人口语习惯叫父亲为“老窦”(“窦”读音豆,但其义不是豆,而是“窦”,故常有人误写为“豆”)。为何粤人称呼父亲为“老窦”呢?据考,其...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民间文学论坛 年份:1994
一、客家人吃“七样菜”小考旧时粤东有些地方的客家人,每逢正月初七要煮食“七样菜”(又称“七色菜”或“七样羹”)。何谓“七样菜”?七样菜者,即葱子、芹菜、蒜子、韭...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每个民族都有其民族观。只不过有些弱小民族,由于发展比较缓慢,又没有文字,很难把它表述出来,形成一种理性的观念。故此,一谈到“民族观”,就往往忽略少数民族对这个问...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1987
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民族观。只不过有些人数较少的民族,由于发展相对缓慢,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无可著述,从而形成为一系统的理性的观念罢了。因此,每谈到“民族观”时,...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1985
【正】 近年来,我们民间文学工作者也同全国各行各业一样,为开创社会主义的新局面而努力工作,并以民间文学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发挥了其应有的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0
广州的饮食风俗文化,独具岭南的特色,饮誉中外。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饮食观也随之悄悄地发生变化,传统的饮食风俗习惯因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而有所变异,一种以适应...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1985
雷公,在众多的黎族神话里,都把它描写成为黎民的救世主,至高无上的神灵。可是,在别的一些民族的神话中,雷公的形象却是一个面目狰狞的“暴兽”。为什么在不同民族的神话...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1986
聚居于海南岛的黎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称。黎族的传统舞蹈非常丰富,如《年舞》、《锣鼓舞》、《祝福舞》、《捉鬼舞》、《清音舞》、《钱串舞》、《钱铃双刀舞》、《打柴...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自古聚居在海南岛的黎族人民,尽管他们祖祖辈辈过着“刀耕火种”、“结草为衣”的所谓“生计猎与渔,茹毛还饮血”的生活,不可能有用文字撰写而成的道德专论。但是,通过他们用口头创作出来的丰富多采的山水传说,表露了他们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态度。倘若......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正】 一、粤东畲族走廓广东畲族人口为3205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字),主要聚居在粤东各地,而粤东又以凤凰山区为主,其次是罗浮山区和莲花山区。他们分别隶属于现...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正】 关于“8”字崇拜现象,报刊已多有披露。本文拟从学术角度,探讨其产生的心理、文化根源。在广东人的心目中,尤其是在操用广州方言的珠江三角洲经营金贸商界行业中,“8...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9
现阶段的民俗,一方面是新风新俗不断涌现,旧民俗被改造利用;一方面是陋俗坏俗沉渣泛起,呈现顺和逆的双向流动以及相互交叉的复杂情况。这是民俗发展的一般规律。需要具体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韩伯泉,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黎话和高山族均是我国大家庭中的成员.他们分别聚居在我国海南岛和台湾岛上,成为两个岛上的土著民族,历来受世人所瞩目.然而,居住在这两个岛上的黎族和高山族,虽然被浩瀚的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