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4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鞠稚儒,, 来源:老年人 年份:2017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鞠稚儒,1972年生于吉林,字在庠,号绳斋、盱堂、颂堂、铁篆头陀,别署匠石山房、盛心园、廪古堂、耦耕榭、磨兜鞬馆、庵摩洛迦花馆、一千片两千石三千金厂。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
[期刊论文] 作者:周建国,,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3
鞠稚儒Ju Zhi Ru1972年生。籍贯吉林省吉林市。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副研究员,深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深圳印社社长。作品...
[期刊论文] 作者:鞠稚儒,唐和臻,李平,许子韩,,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5
鞠稚儒:神奇诡奥中自存高华古艳之气。唐和臻:其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趣闲暇、赏心悦目,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李...
[期刊论文] 作者:丛文俊,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3
“书卷气”是一种内悦式的美感类型,它强调以学养筑基的优雅、情趣、格调、个性。这是因为,古代的书家都是读书人,就其书法观的实质而言,实用前提下的艺术美符合儒家“经世致用”......
[期刊论文] 作者:谷松章,冯宝麟,鞠稚儒,施晓峰,刘银鹏,李健,,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6
鞠稚儒:圆朱之美,在结篆,在端凝,在婉通...
[期刊论文] 作者:张奕辰,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4
与稚儒相识,纯系“金石缘”。1998年金秋,“西泠印社首届国际篆刻书法作品大展”在杭州开幕,稚儒以一幅铁线篆而获“西泠印社奖”。我亦有幸忝列其末,就这样,我们在西子湖畔...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2013
丘挺、刘万鸣、李岗、张见、夏俊娜、张西、王光乐、刘松、李炬峰、李双阳、杨涛、陈忠康、鞠稚儒...
[期刊论文] 作者:何远松,,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8
走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弯路后,这几年,我的篆刻创作,取法以上溯汉玉印和明清流派印,近追王福庵、赵叔孺、吴朴堂等先贤,以及当代的鞠稚儒一路工稳印风为主.因为,我特别欣赏这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建,,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8
我学习工稳印章至今,大概经历了这么个过程:首先是学习徐三庚、赵之谦、邓石如、吴让之;再是学习王福庵、赵叔孺、陈巨来、吴朴堂、方介堪、韩登安、顿立夫、鞠稚儒、徐云叔...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记者,, 来源:书法 年份:2013
梅林外史。一九七二年出生于吉林,师承刘乃中先生。又得高式熊、江成之、徐家植、王贵忱诸先生指点。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鞠稚儒,, 来源:书法之友 年份:2000
我喜欢隽逸浑穆的印风,近年尤着力于王福厂、陈巨来二家。今刻『刘基故里』印,把刻此印的感受写下,以供方家指教。此印自觉甚难安排,因前后两字笔画多寡有差距,所以,如果以惯...
[期刊论文] 作者:鞠稚儒,,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6
纸是文字工作者的主要载体。书法工作者使用的以绢、绫、宣、笺为主,而绫、绢清以后就很少使用了。宣纸最为普及,至于描金花笺(旧品),则更少有人问津了。其中价高难觅,怯于书...
[期刊论文] 作者:鞠稚儒,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21
近年我的创作是循古而进的,无论何种印式,都做了些不曾掩饰的尝试性创作,其中的生涩、刻板、稚拙都会成为再深入探究的能动力,在此过程中以『摹拟为乐』 『融通为趣』 『渐变...
[期刊论文] 作者:鞠稚儒,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21
铁线篆为小篆书体之一,因笔画纤细如线、刚劲如铁而得名.前人写铁线篆,极尽婉转流动之能事,近人则参以方折劲峭的笔法,故能使圆融与刚健相佐,视觉上既流美又端凝.因而,它的书写特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学习.对于铁线篆的基本写法和要求,现将我的浅陋体会试述......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书画世界 年份:2017
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鮑志强先生以及西泠印社理事鞠稚儒先生。现求学于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花鸟进修班。...
[期刊论文] 作者:魏冬, 来源:理财·市场版 年份:2018
师承王晨先生,并得益于谷松章、鞠稚儒、郭强先生指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友会会员,河南省水利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丹,徐正濂,崔志强,朱培尔,王集,刘彦湖,刘洪洋,苏金海,张威,范正红,陈靖,周斌,郭强,朝洛蒙,傅舟,谢钦铭,戴武,鞠稚儒,魏杰,薛元明,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21
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王丹陶印是一把泥土做成的。平凡质朴的泥土让人感到亲切,它会令我想起儿时玩泥巴的种种情形。我喜欢这种怀旧的味道,所以喜欢陶印。陶印是人用情感、灵性、技巧将松软的泥土变成坚硬、厚重、浸润着人类精神的艺术品。这个过程是人与自然的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