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任伟,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1994
略论汉水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靳松安,任伟所谓汉水中游地区,是指鄂西北、豫西南地区,包括湖北省的均县、郧县、枣阳一部①以及河南省南阳地区大部。它位于伏牛山、桐柏山、大洪山...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赵新平,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试论山东龙山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衰落原因靳松安,赵新平山东龙山文化或称典型龙山文化,主要分布于山东大部及苏北、皖北的部分地区。目前已发现遗址数百处,其中经过发掘的有20余处...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 来源:考古 年份:2010
2007~2009年对沟湾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大批新石器时代的遗迹、遗物,尤其重要的是发现和探明了遗址外围仰韶文化不同时期的大、小两个环壕,填补了汉水中游地区史前聚落考古的...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 来源:华夏考古 年份:2010
淅川县沟湾遗址仰韶文化遗存,依据层位关系,结合出土器物的组合、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可将其大体分为四期,其年代分别与枣园类型晚段、后岗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大河村类型早段约...
[学位论文] 作者:靳松安,, 来源: 年份:2005
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而中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则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密切相关。河洛和海岱地区,地域相邻,自新石器时代...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 来源:河南教育(中旬) 年份:2010
田野考古实习课是高等院校考古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考古学田野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具备独立开展田野工作的能力,为将来...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2004
所谓'二里头五期'遗存,实质上是包含了不同年代、不同时期遗存的混合体,文化性质与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不同,属早商文化.二里头二号宫殿的废弃、偃师商城小城之始建以...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龙山时代河洛与海岱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影响较为频繁,相互关系甚为密切。考古资料显示,早期以海岱地区文化影响河洛地区为主,晚期前段转变为河洛地区文化浸润海岱地区,晚期后...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正】 安阳殷墟是商代后期王都,这里分布有丰富的商代后期遗存,包括基址、窖穴、墓葬等。目前,学术界对殷墟文化的分期已基本取得了一致意见——四期分法。但具体到对殷墟大...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10
王湾三期文化早期主要分布于豫中和豫西东部地区,晚期分布地域明显向南扩张,可分为王湾、煤山、杨庄二期和乱石滩四个地方类型,后两个类型系王湾三期文化取代分布于豫南、豫...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07
裴李岗文化是分布于河洛地区的一支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依据豫中地区6处该类文化的典型遗址的材料,可将其分为早、中、晚三期六段,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发现的裴李岗文化的各个...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2000
1956年发掘的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两期文化遗存,第二期遗存因其文化面貌独特,它既不同于仰韶文化,又有别于龙山文化,因而后来被考古学界命名为“庙底沟二期......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0
河洛与海岱地区史前文化交流的格局不同时期有所变化,裴李岗至仰韶晚期前段以河洛影响海岱地区为主,仰韶晚期后段至龙山早期则以海岱对河洛地区的影响占主导地位,龙山晚期前...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2010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同时气候条件也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制约作...
[期刊论文] 作者:樊温泉,靳松安,, 来源:考古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张进,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04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 ,同时气候条件也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制约作...
[期刊论文] 作者:赵新平,靳松安,, 来源:考古 年份:1999
遗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孟县城关乡许村村西,东南距县城约1.5公里,南距黄河仅8公里。济源至孟县的地方铁路从遗址西部穿过,遗址南侧为洛(阳)孟(县)公路(图一)。该遗址保存较好,深埋于地表2.5米......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张建,,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郑州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古文化发展连贯,尤以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存最为丰富,考古发现揭示中原地区年代最早的史前城址——西山古城及其周围地区同时期聚落密集,群聚现象...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张家强, 来源:华夏考古 年份:2005
2002年底,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商丘地区24个古文化遗址进行了复查,并对民权县李岗遗址进行了试掘,获得一批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先商文化、早商...
[期刊论文] 作者:靳松安,张贤蕊,, 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年份:2016
豫西南鄂西北所在的汉水中游地区处于长江、黄河两大文化区的交汇地带,是两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廊道。考古发掘与研究表明,自旧石器时代起,该区域文化面貌就兼具南北文化特征,...
相关搜索: